3月31日深夜
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
官网
对本届大赛最后一项
“综合素质比赛”
选手成绩作出公示
“综合素质比赛”
也就是常说的
省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之争
据悉
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的12号选手
正是福州十六中
语文学科陈煜老师
根据省赛规则
特等奖第一名将申报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福州十六中校长林硕与“综合素质比赛”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陈煜老师
福建教师“高考”
你可能听过很多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但是,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是与众不同,它是由省教育厅和省总工会举办的,三年一届,今年是第六届。
不仅权威,这一比赛被认为是福建教师教学技能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从它的特等奖的第一名可以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就可见一斑。
此外,它被公认是对老师教学技能最全面的检阅,因此也被称福建教师的“高考”,每届都令各地老师竞折腰。
据了解,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3月15日在福州开赛,最后一场综合素质比赛于3月31日下午举行。
本次大赛由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经过层层练兵、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选派507位,同时随机抽测44位,共551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参赛人数为历届之最!比赛设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等四个组别。高中组进行16个学科比赛,初中组15个学科比赛,小学是11个学科。
来看特等奖是如何产生——
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组别里,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不分学科,参加“王者之战”——综合素质比赛,决出特等奖。但仅有各组别特等奖的第一名才能申报省五一劳动奖章!特等奖女选手还可申报“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例如福州十六中陈煜老师!
德、教双优,“王炸天团”出道
福州十六中4位参赛教师,从左往右为:陈炜(数学)、陈煜(语文)、李燕(地理)、翁晓兰(道法)
福州十六中4位参赛教师载誉归来,从左往右为:陈煜(语文)、李燕(地理)、翁晓兰(道法)、陈炜(数学)
福州十六中此次共有4位青年教师从市赛层层选拔中胜出,站在了省赛的沙场上。他们最终获得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语文一等奖(陈煜)、数学和道法二等奖以及地理学科三等奖。按照省赛规则全省获奖率只有60%,但十六中4人参赛100%获奖,创造了福州市初中校的最佳战绩!
福州十六中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刘春金为李燕老师送花
长期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刘春金特别提及,除了1994年出生的陈炜,3位女将都是“80后”的二宝妈妈,“不仅如此,陈煜是现初一段长,翁晓兰和陈炜担任现初二长行级段长,李燕则是‘合唱班’班主任,他们既在学科教学上有过人能力,更在班级和年段管理、校园德育工作方面挑大梁勇担当,堪称德、教双优的典型!”刘春金对几位老师赞不绝口。
陈煜
金牌段长+德育“大满贯”
多年来,陈煜几乎没有一天停下奔波的脚步,很难想象,娇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自2010年工作至今,她担任年段长6年,班主任5年。2015年,孩子未满三个月她就回到工作岗位;2020年二胎产假刚结束,就承担起年段长的职责。2024届初三,她是“金牌段长”,带领云翼段在中考中取得辉煌胜利,为福州十六中拿下2024全市公立初中“办学效益优胜单位”前三强立下汗马功劳。2024年秋季学期,除了继续担任初一段长,她还报名前往福建省第一所公办未成年人专门学校——福州第四十三中学进行轮岗支教。
她从未因个人困难影响工作,反而在岗位中不断摸索,自我成长,完善自己作为教师的方方面面。她拿过市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榕教杯”教师写作大赛一等奖、市经典诵读比赛教师组二等奖,连续在2023年福州市教学能手大赛、2024年教师教学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从市赛到省赛的备战既漫长又“高压”,她经常往返于学校和市教院之间。
德育方面,她也拿到“大满贯”,先后获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福州市班主任核心素养大赛市直一等奖、全市银奖等。
2024届初三,并不好带,这届生源入口面临着头部学生数量减少的困境,还有希望超越2023届中考么?陈煜选择了以德育为突破口,结合十六中原有的星级章的设定和评定流程,创造性地制定《勋章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设计五色勋章,打破唯分数论的机制,建构“五育并举”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逐光印记》,形成多维度、具体化的成长档案。她最着重一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各方面看到自己的成长,使成长有“记”可寻。
她的初三年段,即使在最紧张的中考冲刺阶段,创意活动也不缺位。“最美书桌评选”、“王牌对王牌”、“春日来信明信片定制”等,个个活动落在学生审美点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大家注入满满能量。这才是十六中2024届逆袭前三的“秘密”!
极为突出的综合素质,是陈煜的“个人标签”,也让她在特等奖终极PK中“一战封神”!她认为“育人价值”是技能赛关键词。“比赛的每个环节,都强调育人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得把有关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很多理念和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合到课堂中。功夫既在备赛中,更在备赛之外。”
翁晓兰+陈炜
初二段长“双子星”
初二两位段长翁晓兰、陈炜双双参赛,双双省二,堪称一段佳话!
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郑遥向翁晓兰教师表示祝贺
翁晓兰拿过2020年福州市教师技能大赛获奖二等奖,2023年再度入围第六届省赛福州赛区遴选选手,至本次夺奖,她可谓沙场老将。
十六中副校长童添星向陈炜老师表示祝贺
陈炜老师给青年教师们分享自己参加“教坛新秀”比赛的经验
1994年出生的陈炜,2009年毕业于福州第十六中学,2017年回母校任职,当段长也有2年了。2022年他参加福州市教坛新秀遴选活动,脱颖而出,比赛经验也很丰富。从今年省赛情况看,“90后”还是少数派,他认为在备——赛——研中不断突围、成长,每个课型都打磨过两遍以上,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两位教师都提到研读新课标对于比赛的重要性以及须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教学的实践。
翁老师透露,省赛抽到的题就短短几行,首先要回想起来这段文字是教材某课中最后一段,要回想起它前后章节内容,然后要选取学生们易感知的身边事设置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陈炜老师比赛中拿到的是苏教版“概率”,“福州用人教版,教材虽不同,但对数学逻辑和本质的理解都一致,设计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生活情境的引入。”
李燕
课堂秘笈:既要马儿跑,又不吃“夜草”
今年可谓是李燕老师的丰收年,前不久,她作为陈白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参与的教学成果《循道地理:多元空间融合的实践育人》荣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次又收获了省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参加这次比赛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更加看重教学本质,回归教育本真。”李燕老师谈到,在片段教学环节中,必须要脱离PPT、教学模型等新型呈现方式,将教学形式转换成语言,这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语言沟通能力。
李燕是完美主义者,面对仅仅十五分钟的片段教学环节,要舍弃哪些内容只呈现精华课堂,是一大挑战。李燕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她希望能把课上好、上满,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完全吸收课内知识。
据李燕介绍,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上,福州第十六中学地理学科从不布置课后背诵的作业,她认为,这样增强了课堂的高效性,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就在省赛前李燕生病,一边吸氧一边挂瓶,她努力调整状态,奋战到了终局。
作为十六中合唱班的班主任,她和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深深的默契
15载薪火传承
岗位练兵磨技能
福建省教师技能大赛发端于2010年,福州十六中地理组林灵老师在首届省赛夺得三等奖,开了个好局!
2012年在第二届省教师技能大赛中,当时十六中的年轻教师林硕与林锦锋勇夺地理、历史学科第一名。十六中被省教育厅授予“省教师技能岗位大练兵先进单位”。
2015年,十六中生物教师颜颖锋获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021年,十六中张婧老师获得全省第五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语文三等奖……
近几年,省教师技能赛备受省内各地市重视,备赛也更系统化和精细化,要想登上最终的领奖台难度翻倍。本届省赛参赛人数、获奖数在福州市初中校中独占鳌头,更显示了十六中在教师教研上深厚积淀。
如今,“70后”的林硕已担任福州十六中校长,作为教学业务与学校管理双一流的领航“头雁”,林硕校长结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历程和感悟,和记者分享了不少青年教师成长之“道”。
据他透露,从2010前后加入十六中的一批“80后”教师,有一半以上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的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成为优秀的教学能手,近年他们纷纷走上了学校的重要管理岗位,成为了学校办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积极为老师们搭建各类培训平台,用教科研来引领老师们深入开展研究,用教研集备组织老师们发挥团队的力量,用岗位练兵来指引老师们磨炼必备技能。”
他认为当下的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指向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对老师的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老师们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做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参与技能赛全程磨练的也正是这种能力,让青年教师从经验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取胜更多是pk学科外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这次获奖‘德教双优’十分亮眼,正是把他们推向管理岗位、全员育人的做法很有成效,给他们加压,让他们在处理复杂事务中提升全局观、高效统筹工作、磨练意志具备抗压能力。”
十六中长期的参赛、备赛传承、团队协作也是不断诞生奖牌的“压箱底”宝藏。
学校党委在大思政建设背景下,推进实施“党员导师制”,校党委书记黄剑兴表示,以党员骨干教师作为引领者,通过“头雁计划”“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陈煜的全省第一,可以说是十六中教学部门和语文组的“团战”。上一届选手张婧交给陈煜的备赛笔记就有厚厚一叠,连陈煜参赛省赛的蓝色“战袍”都是张婧选的。陈煜笑着说这一届获奖老师传给下一届梯队的资料已经准备好一大箱了。
翁晓兰既是选手也是“师父”,她指导袁雅取得了全市新师大比武一等奖的佳绩。她说,师徒是“成长共同体”,袁雅老师获奖,让她既有一荣俱荣的幸福感,亦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紧迫感。通过备赛加强课标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实践交流,促进课堂创新,最终更好培养学生。
副校长刘春金则表示,学校长期践行的教学理念在这些教师身上充分显现,例如历史、道法、地理等小学科,“坚决要求当堂解决知识点,不布置回家的书面作业。从2015年开始,思维导图成为我们这几个学科课堂的‘武器’,依靠它,我们学科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呈现在1-2张的导图上,靠这我们取得了全市公立校数一数二的好成绩。”
刘春金的口头禅是“80%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80%课内知识的学习”,她坚信这才是优质公立校的“理想状态”。
选手们的集训备赛过程得到了福州市教育局和教育研究院的全力支持,有赖于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学科教研员们、指导教师和专家团队悉心指导与辛苦付出。
正是有这么一大批优秀师资,也让十六中推出“培优、培尖”的毓英计划时底气十足。据悉,今年福州十六中已经纳入全市第一批拔尖创新型学生贯通培养试点范围,同时也是福建师大附中优质生源基地校。
同时,学校与福州艺术学校共同开启培养合唱学生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市队校办”的体育培养模式和“小初高女排共同体”办学模式。
2025年4月下旬
福州十六中将举行两场关于
拔尖创新型学生贯通培养
学业生涯规划
以及艺体特色升学规划
现场宣讲会
欢迎感兴趣的家长们关注学校官微
更多信息分享
欢迎加入福州小升初群
(QQ群号:264694478)
记者 安梓 通讯员 恺宁 文
叶诚 摄
编辑 安梓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