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 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与以往相比,将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活动更加包容和鼓励。”记者今天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该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惠企利民、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再推一系列新举措,其中明确,因地制宜,新增一批设摊点位。新增开放一批可设摊点位
市绿化市容局市容处负责人介绍,即将新发布的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工作方案会明确,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区域,可增设一批设摊点位;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等条件具备的街区,可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同时,新政还鼓励让设摊更好体现上海城市特色,融合文旅发展,突出上海特色,支持“一江一河”沿线、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周边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发展文旅特色集市,比如,后备箱市集、花卉市集、嘉年华、特色夜市等,塑造融合美育、艺术、音乐、绿色等元素的多维空间。
此外,也鼓励支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设摊秩序、有烟火气的外摆位,比如类似杨浦区大学路的外摆位。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对守法合规的设摊更加包容和鼓励,积极助力“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五五购物节”等重要促消费活动。
同时,相关部门也将管好设摊经营,平衡好烟火气与市容秩序之间的关系。新政鼓励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发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让设摊和集市更加便民利民,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设摊管理新模式。
减少垃圾收运扰民,推52条智慧收运线路
“哐当,哐当!”清晨,垃圾收运车在小区收运垃圾发出的“噪声”时常遭到市民投诉,不仅产生噪音打扰居民休息,还有异味飘出。市绿化市容局垃圾分类处负责人介绍,在利民举措的垃圾分类领域,将推出52条智慧收运路线,垃圾车抵达前通过系统发送短信,提前通知小区保洁人员做好准备,减少垃圾桶暴露在外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升生活垃圾收运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智慧收运路线这两年已经在部分区试点开通。
“本站预计达到时间8:49”,在静安区泰州路、近余姚路一侧有一间垃圾房,门口墙上有一块小小的电子显示屏,能显示湿垃圾清运车到达的时间。“以前不知道垃圾清运车抵达的具体时间,保洁员太早把垃圾桶拖到路边,可能有异味飘出,影响市容环境,现在有了公交站牌式精准报时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曹家渡街道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普陀区的智慧收运线路选择清峪路沿街商铺进行试点,环卫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向商户精准推送清运车辆到站时间。对于垃圾产量高或者错过交付时间的商家,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上门收运。
黄浦区的生活垃圾智慧收运路线选择黄河路沿街店铺。黄浦城发集团下属上城公司通过公司公众号信息平台,及时向沿街商户推送车辆到达信息,确保作业车辆抵达时商家及时知晓,做到无缝对接。同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垃圾量、垃圾桶满溢情况等指标,智能调控垃圾清运车辆和人员,确保清运区域垃圾及时清空,避免垃圾堆积和垃圾桶“游街”。
从30天到3天,优化审批流程
在行政审批、提升办事效能方面,市绿化市容局将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提效能的“三减一提”专项行动,为企业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蜥蜴皮、蟒蛇皮等野生动物皮革,在高端消费市场占据特殊地位,但这类产品通关进入中国市场,往往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市绿化市容局介绍,通过“一网通办”改革,这类产品通关前的审批流程已显著优化。
野生动植物制品进出口是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的一项业务,许多国际知名的高端消费品牌都是由这家企业提供代理服务。
过去,涉及到濒危野生动物的产品在通关前,需要向市绿化市容局等两个窗口递交材料。改革后,企业拿到批文的时间从近30天压缩到了3天。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涉及野生动物制品出境的个人需求也不少。比如,个人携带二胡等涉及陆生野生动物制品的乐器出国演出,经过改革,现在只跑一次就能拿到相关证明文件。
汽车美容店等清洗场站也要去绿化市容局备案。徐汇区绿地缤纷城下的一家汽车美容店经营者介绍,同样的场地、相同的材料,原先每年都要去一趟窗口办理,“免申即享”政策推出后,有短信提醒,直接在网上就可以办理,方便许多。
据了解,市绿化市容局今年推出15项惠企利民举措,包括打造优美的市容环境、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打造“光影+”消费场景、优化设摊治理模式、营造宽松良性市场环境、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