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道明镇竹艺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这群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四川本地高校的40名大学生代表,以实地参观、亲身感受的方式,开展“数字技术赋能、可持续理念参与”的乡村发展主题调研。
“嗨,我是喵喵芭迪,一只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喵。”
在村口的小店里,担任导购和接待任务的是一只绿色的“猫”。这只小猫能够回答各种问题,是村里、店里各种好物的“推荐官”。
别看这家藏在花田边、小楼里的店铺并不起眼,这家名叫“喵喵芭迪可持续好物实验室”的快闪店,以成都、甘孜、深圳、上海等地的可持续新消费青年主理人品牌为主打商品,通过“全息舱+智能体”的方式打造可以互动交流、解读文化、推介乡村的“数字猫”,探索可持续创新品牌与“天府乡游”的创新结合。
走进喵喵芭迪可持续好物实验室,只见全息舱内的“喵喵芭迪”数字人穿着竹艺村限定帽衫,通过对话和互动的方式,分享可持续发展知识、推荐可持续新消费品牌,成为了店里的招牌和流量导入工具。
无塑竹浆抽纸环保、实惠,是店里的人气商品;循环塑料制成的收纳袋、运动飞盘,是不少年轻人心仪的爆款;可降解的随行杯、塑料品再生的渔夫帽,设计时尚、简单实用。
美国布朗大学学生
VALLADARES
CASTROLOPEZ
对这里印象很深刻,在这里能看到洗涤剂、香薰蜡烛、杯子等各种环保理念的纪念品,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通过“喵喵芭迪”的现场讲解,由数字IP串起了线上线下,感受“天府乡居”绿色、时尚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学生
CONNOR WILLIAM
这里有很多通过消费方式探索数字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喵喵芭迪可持续好物实验室负责人赵明潇
“一个是联合国‘可持续’的倡导主题,一个是成都‘公园城市’的发展布局。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实现这两种理念的融合,也是将崇州竹艺村选为数字IP首个线下落地场景的原因。”
而在赵明潇看来,要吸引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传统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式肯定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喵喵芭迪采取以人工智能赋能产品推广、打造创新场景的方式,正是一个有益探索。
接下来,赵明潇希望能够促成店里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和新消费品牌与崇州本地产业展开合作,更好地推广特色竹制品与各式环保好物,一方面吸引更多年轻人尤其是新消费品主理人,入驻店铺和村子。另一方面,植入更多人工智能元素,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记者|邓涛 强罡
编辑|余霞 王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