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4月2日报道,近日“上海已经开始卖狗狗麻辣烫了”这一消息登上热搜。
上海一宠物主人晒出“狗狗麻辣烫”门店,售价25元一斤,食材丰富,“看起来跟我们吃的没什么区别”,微波炉直接加热至熟。
有网友笑称:“狗在大城市机会都多。”
更好笑的是,大量网友最初误以为“狗狗麻辣烫”指用狗肉制作,引发争议后才知是专供宠物食用的餐品。
据悉,“狗狗麻辣烫”的食材包括鸡肉、牛肉、三文鱼、鳕鱼、牛肝、秋葵等荤素搭配,强调无调味料添加,采用微波加热而非传统水煮方式。
部分门店提供自选食材现场加工服务,类似人类麻辣烫的消费模式。
门店还设置了宠物用餐区,店员协助宠物进食,甚至有网友拍摄到狗狗“舔光盘子”的画面。
看似很超前的行为却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
支持者认为宠物鲜食成本较高,与进口宠粮相比价格合理;
质疑者调侃“人不如狗”,指出同等价位的人类麻辣烫常使用合成肉,而宠物版反而食材更优质。
门店一名工作人员称,2月初首店开业后,有很多顾客带宠物过来,可以说是“狗山狗海”。
对于讨论度比较高的“狗狗麻辣烫”,工作人员解释,这是网友起的名字,其制作方式和味道与传统麻辣烫差异较大,只因采用顾客“自选称重”、宠物可到店自选的消费模式,故而得名。
不得不说,上海宠物消费已从基础粮延伸至鲜食定制、智能用品、宠物社交等高端领域。
据《2025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规模突破3002亿元。
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与单身经济、丁克家庭增多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
某宠物社交APP用户调研显示,65%的养宠人群将宠物视为"家人"或"孩子",这种情感投射推动着市场不断细分。
当然,破防之类也仅仅是玩笑话,一顿狗狗麻辣烫,并不是狗主人在炫富,他们只是想给自己的宠物吃点好的,我们不需要过分的抨击,只需要感知世界的五彩缤纷,努力生活、赚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