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前督促是指人民法院作出据以执行的裁判文书生效后,权利人申请执行立案前,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由法官或调解员通过适时提醒、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的工作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通过前端化解,提高自动履行率。

2025年以来,新城区法院持续探索构建执前督促机制,进一步完善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衔接配合模式,加强生效法律文书履行督促力度,成功通过执前督促履行完毕案件62件,督促到位执行标的额663.51万元,平均结案用时仅6.7天。

“我昨天才去立案,没想到今天就收到了执行款,法院的效率太高了!”电话中,申请人李女士激动说道。李女士与刘先生离婚后,因婚生子的抚养、探望问题产生纠纷,刘先生一直未给付孩子的抚养费,无奈之下,李女士依据生效判决向新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该案执行标的额不大,为切实让当事人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化解纠纷,在征得李女士同意后,接收案件当天,新城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刘先生发出《执前督促履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预限高、失信告知书》等法律文书,并与刘先生进行沟通,讲明其应当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释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次日上午,刘先生主动来到新城区法院,就履行事宜进行协商,并当场给付抚养费现金2万余元。案件也通过“执前督促+预警警示”的方式,仅在1天内便成功化解。

该案的高效化解,是新城区法院适用执前督促程序的生动实践,通过进行预警通知、构建警示预警体系,提前发放《执前督促履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预限高、失信告知书》,运用适时提醒、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等方法,督促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

3月5日,某物业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印有“护航民企稳经济 助力营商守公正”的锦旗送到新城区法院,对执行局干警一次性高效执行到位10余起案件表示感谢。该物业公司为新城区某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后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小区部分业主交纳拖欠的物业费。


接收案件后,新城区法院执行局第一时间对案情进行分析,认为案件涉及小区多户业主,若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手段,不利于修复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易引起更大矛盾,且难以实质性化解纠纷,故在征求物业公司意见后,决定通过执前督促方式推进案件办理。

为落实“助企行动”要求,提高执行效率,新城区法院执行干警、司法警察组成执行小组,联合社区工作人员,选择下班后、周末等业主在家时间进行上门执前督促,在发出《执前督促履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的同时,耐心向业主们讲明应依法履行给付义务、与物业携手共建宜居家园,同时也就上门过程中发现的物业服务不到位等情况,督促物业公司尽快整改,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幸福小区。

最终,这起涉及到10余户业主的系列案,通过“执前督促+预警警示”方式,业主积极主动履行、物业公司有效整改,一周时间内全部在执前化解完毕。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在善意文明的执行措施下,进一步得以修复。

在“执前督促+预警警示”机制获得积极成效的同时,新城区法院凝聚多方力量,构建“执前督促+调解组织”协同解纷模式,联合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协同介入执前督促程序,调解员分析案情、定制方案、开展调解,形成“督促履行-调解分流-快速化解”的全链条治理模式。



发挥退休法官熟知法律法规、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以“执前督促+‘银龄’解纷”,由“银龄天平工作室”的两名退休老法官参与执前督促工作,形成“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履行优先”的工作模式,有效减少执行案件增量。

新城区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以“精、准、细、严”为原则,不断推动执前督促工作管理全程化、动态化和精细化,提升执行工作质效,让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更加可感可触。

▌责任 编辑:何佳俊

校对:段丽娜

审核:郝新新

▌ 稿件来源:新城区法院

动动小手“一键三连”

就等你点赞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