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潮湿的墙面、水杯盖、牙刷头等地方看到小黑点,这就是霉菌菌斑。当霉菌肉眼可见,也就是我们发现“小黑点”时,空气中已经有数以万计的霉菌孢子和代谢产物了。
这些微小颗粒被吸入后,可能引发:
●过敏反应:打喷嚏、流涕、眼睛红肿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气道炎症:哮喘患者易出现急性发作,咳嗽、喘息加重;
●真菌感染:免疫低下人群可能发展成霉菌性肺炎;
●慢性损伤:持续刺激可导致支气管黏膜增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
霉菌滋生的三大温床
1 潮湿气候
当空气湿度持续超过60%,特别是南方“回南天”墙面渗水的季节,霉菌繁殖速度会达到正常条件的5倍。连绵阴雨导致的衣物难干、地板返潮,让家居环境成为“霉菌培养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耳道霉菌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体癣、股癣、足癣等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2 潮湿阴暗环境
浴室防水层老化形成的墙面霉斑、厨房水槽下的木质柜体、空调内部冷凝水积聚处,这些常年潮湿的角落往往藏着链格孢霉菌等危险菌种。
水杯瓶盖、洗澡玩具、牙刷等常年湿漉漉的小物件也是霉菌滋生的重灾区。
枕头、床垫等如果常年不晾晒,卧室通风条件又不好,也容易滋生霉菌。
3 通风死角
背阴房间、地下室、密封储物柜等空气流通差的区域,在连续阴雨天等气候条件下或由于其他原因湿度升高后,也容易导致霉菌滋生。
如何预防霉菌产生呢?
1 控制湿度在55%以下
在回南天、梅雨季等空气湿度很高的情况下,要紧闭门窗或下风向开窗通风,防止室内聚集更多水气;
除湿机每天开4-6小时或空调除湿模式温度设定在24-26℃都可以降低空气湿度;
衣柜、浴室、厨房、床垫等地方可以放置氯化钙除湿盒。
2 空气对流
在天气晴好时可以开窗增加空气对流,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
浴室安装双向排气扇,使用后持续运转20分钟;
家具与墙面保持5cm空隙,避免形成密闭潮湿层。
3 高风险区重点防护
厨卫瓷砖缝每月用次氯酸消毒液擦洗;
定期清理空调滤网(建议每季度1次);
布艺沙发、窗帘在晴天晾晒4小时以上;
牙刷、水杯、玩具等小物件定期清洁干燥。
发现霉菌应当这样处理:
不恰当的霉菌处理方式容易增加感染概率,处理霉菌可参考如下步骤:
① 佩戴口罩、橡胶手套做好防护,避免处理时感染;
② 用75%酒精或专业除霉剂浸润霉斑10分钟;
③ 硬质表面用硬毛刷擦洗,织物类轻刷后60℃热水清洗;
④ 清洁后要洗澡并清洗所穿的衣物,避免霉菌感染;
⑤ 清洁后保持清洁区域干燥24小时。
若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症状超过2周,建议进行血清IgE检测与肺功能检查。家有婴幼儿、哮喘患者,建议定期使用霉菌检测试纸监测环境安全。
防霉不仅是家居清洁,更是守护呼吸健康的重要防线。通过科学的环境管理,我们完全可以为家人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霉屏障”。
资料来源:健康之初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实习生 高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