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世界上最杀人诛心的莫过于:杀了你的儿子,还问候你最近怎么样?
曹操就干过这样的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杀掉了杨修。
后来,曹操见到杨修的父亲杨彪,便问他:“您为什么这么消瘦呢?”
杨彪回答了一句话,怼了曹操,诞生了一个成语,流传千年。
而曹操听到后,脸色大变。
那么,杨彪到底说了什么呢?面对曹操这个上位者,杨彪的回答有没有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呢?
这一切,要从杨修开始说起。
1.
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出身也好,弘农杨氏,世家大族,属于“四世三公”之家。
《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建安年间,杨修举孝廉,任郎中,在曹操手下当丞相主薄,权力很大。
这时候的杨修,很受曹操器重。
曹操曾路过曹娥碑,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孝女,为了表彰她的孝行,著名书法家邯郸淳执笔写下碑文,名曹娥碑。
名士蔡邕看到碑文,赞不绝口,写下“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
现在曹操看着这八个大字陷入了沉思:“啥意思?不懂。”
转头问杨修:“你懂吗?”
杨修胸有成竹:“我懂。”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
又走了三十里路,曹操说,我明白了,让杨修写下答案。
杨修写道:“黄绢,就是黄色的丝,合成一个字,是‘绝’;幼妇,即少女,合成一字,为‘妙’;外孙,即女儿的孩子,合成一字,即是‘好’;齑臼,是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调味料多是辛辣的,受辛,于字上就是‘辞’。这八个字合在一起,就是——绝妙好辞。”
和曹操的答案一样。
曹操感慨:“你的才思,比我快了三十里呀?”
不仅有才思,杨修还善于揣摩人心。
身为丞相主簿,杨修不想老老实实坐在办公室,常常溜出去。
曹操有事找他怎么办呢?
杨修就想了一些曹操可能会问的问题,写了十几张字条,交给家里人:“丞相有令出,就将字条交上去。”
每当曹操有事询问,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递了出去。
久而久之,曹操也起了疑心:“你再聪明,也不可能这么快呀。”
派人一查,原来是杨修事先写的。
曹操心中有厌恶:“居然能准确知道我心里想什么。”
时间来到建安二十四年(219)。
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坚决拒守,相持了很长时间,曹操也没占到便宜,想撤军,又有些不甘心。
恰好此时,军中来请口令。
曹操回答了一句:“鸡肋”。
杨修一听,赶紧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回家。
其他人很疑惑:“是什么意思”。
杨修解释道:“鸡肋,吃呢,又没什么肉,扔了呢,又觉得可惜。曹公这是准备退兵了。”
果然,曹操宣布撤兵了。
看着机敏的杨修,曹操陷入了沉思。
两年前,曹丕已被立为魏王世子,杨修曾是曹植阵营,又如此机敏。
自己的心思,他懂。军中口令,也猜得大差不差。
从汉中撤兵不到半年,曹操就杀了杨修,罪名是“漏泄言教,交关诸侯”。
意思是泄漏国家机密罪和结党营私罪。
杨修死于219年。
临死前,他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他心里很明白,就我这张嘴呀,早就惹来杀身之祸了。
2.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那是一个专制的时代,曹操是一个专制的统治者,猜忌心、防犯心都非常重。
可杨修能准确猜中曹操的心思,这怎能不令人恐惧。
在政治中,这样对手让人害怕。
而且,杨修曾是曹植阵营的人。
而且,杨修和袁绍家还算得是亲戚。
综合以上种种,曹操决定除掉杨修。
杨修死后,一次,曹操遇见了杨修的父亲杨彪。
杨彪出自四世三公之家,同是老年人,曹操寒暄起来:“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呀?”
杨彪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什么意思?
日磾,指的是西汉大臣金日磾( jīn mì dī)。
金日磾原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归降汉朝后,赐金姓。
父亲得势,儿子也得势。
金日磾的两个儿子也备受汉武帝的宠爱,成为弄儿。
有一次,弄儿拥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很生气,汉武帝却不以为意。
弄儿长大后,行为不谨,和汉武帝的婢女戏玩, 金日磾害怕他以后惹出淫乱的祸事,于是杀了弄儿。
汉武帝非常生气,而金日磾却细说其中缘由,汉武帝更加看重他。
汉武帝临终,下诏金日磾与霍光、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汉昭帝。
为了表忠心,金日磾献祭了自己的儿子。
而此时,杨彪却说:“我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还怀着老牛疼爱小牛的亲子之情。”
这句话16个字,有两层意思。
第一句话是说,我惭愧没管教好儿子,让他犯了错。
第二句话说,我割舍不下亲情,依然像老牛爱小牛一样疼爱儿子。
换句话说就是:“我惭愧没管教好儿子,可我儿子死了,我能不悲伤,能不瘦吗?”
曹操一听也很动容。
成语“老牛舐犊”、“舐犊之情”就是出自此处。
虽然杨彪字里行间有一股埋怨的意味,但曹操没有追究他。
杨彪的回答是人之常情,特别符合人性,总的来说,就是实话实说。
曹操作为性情中人也很理解。
如果面对曹操,杨彪还要说“杀得好”,那就太假了。
自己杀了他的儿子,面对着他的父亲,曹操也自知理亏。
也许,正是这种真诚的实话实说打动了曹操,没有引来杀身之祸。
感谢您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诗词世界,作者:聂隐娘。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也有朋友圈》《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