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历史上只要是说起宦官都会让人产生不好的感观,封建王朝中宦官干政的现象也不少,是以在我们的心中便会以为宦官都是一类的,尤其是历史上那几位大名鼎鼎的宦官像魏忠贤等,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对宦官这个名词无法正视。



实际上也并不是每一位宦官都是这样,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宦官在历史上也十分有名,但他的名声就好很多了,并且他也得到了皇帝的绝对信任。众所周知在历史上能够给皇帝陪葬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但是在唐玄宗一朝,他却只让高力士一人给他陪葬。



一、谨慎谦恭

每一位皇帝的身边都会有一位最贴心的人,唐玄宗当然也不例外,虽说他的后宫佳丽三千,并且后期还有杨贵妃的陪伴,但是在他的心中,最信任的人始终都没有变过。此人就是他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



在历史上宦官中,高力士绝对是其中最与众不同的一位,同样都是仰仗着皇权很多宦官开始飞扬跋扈起来,仗着自己有皇帝的宠爱肆意妄为。高力士正好是与之相反,别看他在宫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唐玄宗对他也很是宠信。



但他在宫中的生活却依旧是低调,他谨慎的性格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并且对于大臣他也是这样的态度,虽说是皇帝的近臣,能够给皇帝“打小报告”但这种事情高力士从来都没有做过,这也是为什么他身为一位宦官,大臣对他都很礼遇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宦官的风评都很差,即使是朝中有人会因为唐玄宗和高力士的权势是以不敢说话,但满朝文武总会有纯臣会指出皇帝宠信宦官的错处。但这一行为在唐玄宗一朝却从未出现过。



看看在高力士身上发生的几件事就能够知道了,首先要说的就是他和唐玄宗时期那一位出名的丞相姚崇之间的故事,姚崇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声望的,他在武则天时期就做过丞相,并且在唐睿宗时期也担任过丞相。



足以看出他的资历之深,这不在唐玄宗坐上皇位后也就想要他担任自己的丞相,在这必须要说的是在唐玄宗时期能够迎来盛世,也和这一位丞相有很大的关系。正在见识到了唐玄宗的能力后,姚崇才答应给他当丞相。



最开始的时候这一对君臣之间是很友善和和睦的。但是渐渐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变故,每当姚崇拿着一些小事去询问唐玄宗的时候,唐玄宗的态度都不是很好。要不就是直接转移话题,要不就是沉默不语。



唐玄宗的情绪让姚崇心中很是担忧,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让皇帝不快了。见这一对君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高力士坐不住了,于是他就劝说唐玄宗刚刚登上皇位,有什么事应该和大臣商量商量。



听到这话后,唐玄宗也很无辜地表示姚崇连这些小事都要跟他说,那他天天要有多少事情要处理?明白了唐玄宗真实的意思后,高力士当即就找到了姚崇将这件事告诉给姚崇,明白皇帝意思的姚崇,也知道应该怎么做,在那之后这一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又和睦起来。



并且在遇到一些小事的时候姚崇也都自己决定,不再去询问唐玄宗。能够调节大臣和皇帝之间关系的宦官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当然高力士和大臣之间的故事也不仅这一个,高力士和张九龄之间也有故事,但是这两人之间的联系却浅很多了。



众所周知当年张九龄为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重用,就是因为他直率的性格,因为他的直言不讳,最初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像李世民和魏征一样,不过时间长了唐玄宗就开始反感了。



尤其是碰到他最喜欢的武惠妃,唐玄宗心中更是难以接受,对张九龄的意见也越来越大。唐玄宗想要将武惠妃立为皇后,但张九龄却是强烈反对的,这一位武惠妃也是极具野心,她和李林甫两人联盟想要将自己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



但在此时主流的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且唐玄宗不是没有长子,以张九龄为首的群臣都要唐玄宗立长子为太子,这两派在前朝一直吵得不行,几乎是一提到太子,两派就开始了争吵,给唐玄宗吵得连睡觉都睡不好。



就在此时高力士又出现了,他只说了一句话:“若是陛下立长子为太子,天下谁人敢有意见,争议自然也不见了。”在高力士的劝说之下,太子的人选就定了下来。

二、呕血而死

当然高力士都坐上这个位置了,要是说一点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所犯下的错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



比如说今天收了大臣们的礼,明天收了后宫妃子的珠宝之类的。这种小事唐玄宗知道也就当不知道。他虽说有一些贪婪的小毛病,但是他对这个大唐和对唐玄宗是绝对忠心的。众所周知晚年的唐玄宗也犯了所有皇帝都会犯的错。



他也开始松懈了起来,将整个朝中的大权都交给了丞相,这就算了。他甚至想要将军权也交出去,高力士是很有远见的,他曾提醒过唐玄宗不能太过于骄纵这些人,等他们手中权力大了,再想要收回就来不及了。



遗憾的是唐玄宗并未听明白高力士的话,等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不知道唐玄宗可曾后悔过。长安沦陷后,后面的事情就不是唐玄宗能够左右的了。太子登基称帝,此时唐玄宗身边也是树倒猢狲散,只有高力士还留在他的身边。



遗憾的是因为李辅国,唐玄宗的日子也不好过,甚至连高力士也被调离了唐玄宗身边,在临行前高力士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再见一面唐玄宗,但这愿望也没有实现。再一次得到唐玄宗的消息就是他的死讯。



唐肃宗逝世,唐代宗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得到赦免的高力士第一时间就是回到京城,但是在路上他就听到了唐玄宗的死讯,悲痛欲绝之下,高力士一口鲜血吐出后猝死。

三、毁誉参半

能够得以陪同李隆基葬在泰陵的只有他的皇后杨氏和高力士。由此也能够看出唐玄宗对于高力士情感,多年的朝夕相处,这两人之间也不仅是主仆关系,也有几分亲情在。在这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这样的高力士在历史依旧是毁誉参半。



在这必须要说的是受到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在封建王朝中,但凡是宦官几乎都不被承认,即使是他们的一生并未作过什么错事,但是士大夫们依旧看不上这些宦官。历史上但凡是得罪了文人,能有几人是有好名声的。



并且在编写史料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加上个人的想法,是以很多罪名就到了高力士的头上。后世文学作品的出世,让他的名声更差了。毕竟在大家的心中李白一直都是一位值得人敬仰的人物,但高力士竟然针对他,在百姓的心中高力士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还是要客观不能过度地依赖文学作品,看看高力士的一生就能明白他也是少有的一位聪明人,有权但不专横,精明忠心。

结语

唐代宗在得知高力士的事情后,心中也很是感慨,对于他忠心的行为很是感动,不仅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按照唐玄宗的遗诏让他葬在泰陵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