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曾因抬棺收复新疆,而被称为“民族英雄”。清末名士潘祖荫曾评价他说: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梁启超则称其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左宗棠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伟人的?答案实际就藏在他留给后世的这八句名言警句中——
第一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容易懂:我虽然没有半亩田地(没钱),但我心里装着天下苍生。好读书,读书达万卷,就相当于与古代的圣贤神交了,即与无数智者“沟通”。
这话往深层次思考,实际是说:人要想改变命运,就一定要有“给出去”的意识,你穷就不需要做好事了吗?不,你穷得叮当响,但你可以在精神上为国为民付出啊,你的“忧心”就是最好的付出。这种付出,能让你心里感到富有,同时也能帮助你真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实际是一种顶级的读书意识的培养,这种读书意识,是出身耕读之家的左宗棠,能一步步改变命运,成为真正“人上人”的关键。
少年时期,左宗棠就曾一边做农活,一边看书,这是顶级的“读书意识”的培养。
第二句: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那些喜欢占人便宜的人,要尽可能避免与他们金钱上有往来;那些喜欢胡乱猜疑的人,要避免和他们共事。
往深里说,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一定要懂人性,切不可违背人性。只有懂了人性,你才能知道该和哪些人说哪些话、做哪些事,才能知道该把哪些事交给哪些人去做。也就是说,懂人性,不仅能识人,还能帮助你用人。而当你既能识人,又能用人时,人,也就能成为你的资源了。
第三句:“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稍微有点难懂,但多读几遍,也能“其义自见”:人在生活上,对待自己应该尽可能地节俭,而对待他人,则应该尽可能地大方、厚道。平日自己一定要恪守节俭的作风,切不可浪费。不浪费,才是惜福,才是让家不至于败落的关键。
左宗棠自己一生是践行了这句话了:即便已经是大官了,他也依旧坚持自己种菜、种树,平日吃的用的,也非常节俭,他对家人亦是这般要求。而对待外面的人,他却非常大方,尤其对待老百姓,他从来不曾吝啬过。
左宗棠曾无数次在家乡遭难时,将自己的钱财拿出,将自己的粮仓打开,去救济灾民。有一次,他甚至直接让妻子将首饰变卖,换成了粮食来救济百姓。
左宗棠故居
第四句: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话的意思是:我们看问题要高瞻远瞩,要站在高处看,而做人则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待人一定要宽和。
人如果看问题时站得高远,视野定然开阔,心里的郁结也容易解开,实际的问题也更容易被解决掉。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做人坚持低调,不过分计较,在做事时坚持‘人情留一线’,对人尽可能地宽容,那我们的路将会越来越宽广,自然能走向远方。
第五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这句话也非常好理解,意思是:人一定要敢定大目标,即胸怀远大抱负,但同时人应当尽可能地只求中等缘分,同时要尽可能地过普通人的生活,因为只有过普通人的生活,你才能拥有平常心。
第六句:与人共事,要学吃亏。俗云: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这句话需要好好解释,它在强调人要学会吃亏,这里的吃亏,当然是吃小亏。讲完这句后,他解释要吃小亏的缘由,他说:俗话说得好,一辈子给别人让田界,总计起来也不会损失一块地。
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吃小亏,不吃大亏。的确,人若学会吃小亏,将可避免很多的灾难,自然就可以避免吃大亏了。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增广贤文》里也强调: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这些古语,都是在告诫我们:吃小亏,不吃大亏。凡事都不愿意吃亏,反而会去了多的,甚至招致祸患。
第七句: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句话,懂历史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左宗棠自己总结的,而且是在经历了无数痛苦后总结出来的。
别的不说,左宗棠这一生所遭受的诽谤就不计其数。他收复新疆归来后,就曾三次遭到弹劾,可不论遭受怎样的不公,他都挺过来了。而他能挺过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总结出了这句“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话翻译成现代文便是:人生总要遭受困境磨难,能坚持挺过来的才算的上是真汉子。能力出众、功劳太大必定遭人嫉妒,倘若无人嫉妒,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庸才。
是啊,一个人如果从来未被人妒忌过,那他得多平庸啊。毕竟,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出众的人,或多或少会占用其他人的关注机会、资源等等,如此,又怎能避免被妒忌呢?
也是懂了这个人性真相,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面临各种弹劾时,才能泰然自若,并继续为国为民做贡献。是这种“看透”,帮他走出了逆境。
第八句: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乍一看,这一句,好像与前一句里的“不遭人嫉是庸才”互相矛盾:不是说,人一出色、能力出众,就一定会遭人妒忌吗?怎么这里又说,人飞黄腾达后,要让自己不被人妒忌呢?既妒忌贤能是人性必然,又如何做得到呢?
首先来解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它是说: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这句话,实际是在教我们如何处理逆境和顺境。
人在逆境时,是最容易被人欺负的,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为了避免被欺负,人就必须在逆境中保持不卑不亢,就是我虽然现在处境很差,但我丝毫不露怯,我的精神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比你强大。这就相当于是在告诉他人:“我并不有求于你,也不觉得自己弱你半分。”
如此,又怎会有人欺负你呢?
而人在顺境时,各种成就铺来,资源也一起涌来,周围人的赞美声也势必此起彼伏,人在如此“盛”“火”的境况下,往往很容易因为得意而说出、做出一些不好的事,从而为自己埋下祸患,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人就必须在飞黄腾达时,保持低调、谦逊,甚至适时将自己的功劳“让出去”,如此,才能避免被人妒忌,而埋下祸患。
左宗棠墓
不得不说,左宗棠留下的这八句经典,每一句背后都发人深省,都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八句经典,每一句都是他历经痛苦后的思考。而这样满含人生智慧的语录,也只有到了中年者,方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