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宝山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以“思想共鸣、目标共赴、行动共融”,更好推动区校协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副校长曾小勤,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副区长丁力等出席。会议由邓小冬主持。


会上,双方签署《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围绕党建引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文化旅游、农业农村、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区校合作新范式,为宝山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和上海交大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等目标愿景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杨振斌指出,宝山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与上海交大“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战略布局高度契合,形成了战略共振,强化了发展动能。他强调,要秉持务实传统,夯实合作根基,将战略协议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要发挥优势资源,依托交大科研及宝山产业载体优势,系统性整合优势资源与创新要素,推动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要创新合作范式,共同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探索“技术+产业”孵化新模式,推动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的创新联合体模式,构建共生生态。通过务实推进、精准施策、模式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

丁奎岭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和区校合作相关内容。他指出,上海交大与宝山区有着深厚渊源,双方可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落地”各环节,共同培育机器人、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生态。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挥学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优势,结合宝山区产业需求,推动临床医学与生物医药协同发展,提升高端医疗技术转化和优质医疗服务能级。通过在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宝山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注入创新活力。

李晨昊指出,宝山与上海交大渊源深厚、情谊真挚。希望双方携手开拓产业发展新蓝海。聚焦宝山“六大产业”主攻方向,共同设立协同机构,构建“核心攻关—中试加速—场景赋能”的全链条生态,探索“校地专利共享+人才联培”双轮驱动机制,让“交大智慧”与“宝山制造”碰撞出璀璨的产业火花。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干部双向挂职、校企导师互聘等举措,推动更多交大师生成为宝山产业升级生力军。希望双方携手打造城市更新新标杆,聚焦宝山重点板块“三箭齐发”,推动城市空间品质跃升。希望双方携手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宝山范本,促进乡村振兴。希望双方携手谱写社会事业新篇章,聚焦宝山“四个城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合作和医疗卫生资源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维度,更好造福宝山人民。

记者:宋凡强 赵羽昂

编辑:潘乔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