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和交大谁是全国第三?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说实话,在中国我们经常说“清北复交”,可能大家都认为复旦大学在综合实力上是全国第三,但这种说法有些学校肯定不服,比如浙大。

在清北之后,有三个学校的实力各有特色,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今天主要对比复旦和交大,顺带提一下浙大。浙大在双一流的数量上是 21 个,复旦是 20 个。在第五次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 19 个 A+学科,数量仅次于清北。

所以浙江大学要说自己现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综合实力全国第三,是有理由的。上海交大也可能会说,单独和复旦大学比,自己也有第三的资本。

如果真正对比上海的泰山北斗级院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这两个学校都非常优秀,特色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在当今专业为王的时代,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

第一,强势专业是否是大家愿意报考的专业;

第二,这个专业在全国的综合实力,可以用第五次学科评估来衡量专业是否顶尖。

先从文科方向来说,复旦大学定位是社会人文学科和基础理学非常强的综合性科研类院校,在科研上很强。复旦大学的文科较强专业倾向于基础科学,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个专业的交叉培养。其学科评估 A+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哲学。而上海交大的文科也很强,文科热门专业法学、应用经济学(下面有金融)、工商管理(下面有会计、审计等),在法学和工商管理这两个专业上,上海交大在第五次学科评估的表现更好。

上海交大的工商管理是 A+级别,复旦不是。上海交大的法学虽然不是 A+,但是两个 A 级别,凯原法学院在法学上非常强势。复旦的法学不是最强专业。应用经济学在金融领域,清北复交差距不大。但在基础理论方面,复旦大学更强一些。

分析理学,理学是做科研必备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复旦大学在这方面应该是全面碾压上海交大,除了生物之外,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全部是全国 A+级别,而且复旦大学的数学一直是顶流存在。数学是基础学科的王者。在基础科研方向和基础理论的培养上,复旦大学更强一些。

接下来看工科,工科上海交大完胜。复旦大学最强的是微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学科评估第五次表现上,没有碾压上海交大,二者一个级别。上海交大的通信领域在学科评估表现上更强一些。

计算机方面,上海交大是 A+级别,全国最顶级,复旦大学的计算机连双一流都不是。在新工科上,上海交大计算机、电子信息双向发展,传统工科的船舶、机械也很强。复旦大学基本上围绕着微电子开展工科。

最后对比医学,理论方向的基础医学,两个学校是一个层次,第五次学科评估都是 A+。但在应用方向,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上交大这一次的医学表现非常顶尖。中国临床医学学科评估 A+就两个学校,一个是北协和,一个就是上交大。复旦大学在学科评估上落后了。从附属医院来看,上海交大的瑞金医院是上海最好的医院。不管是从学科评估还是就业来看,上海交大的医学已经超越了复旦。

所以,复旦大学不能站出来说自己就是全方位综合实力全国第三。在第三这个层次上,复旦、交大和浙大各有优势。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学校就是全国第三。

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城市、专业、未来就业环境等因素选择对应的学校。毕竟到了这个分数段的孩子都是全国最顶尖的,各省排名基本上都是 100 名,最多 150 名往前。这样的孩子在选择时会考虑得更深入,还是看专业来选比较科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