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又出事了。
今天,网络流传一组视频及图片,显示一辆小米 SU7在安徽枞阳撞上高速护栏而起火燃烧,目击者反映车上3人已全部遇难。
遇难的三位姑娘自驾从湖北赶往安徽池州参加考编,希望提前到达以便熟悉考场,不想却因此程而遇难。
父母反映“撞到护栏直接起大火,车门自动锁死,主副驾我的孩子们是被活活烧死的”。而女孩驾驶的这部小米SU7提车才不过半年。
此事故发生于3月29日22:45,据说刚开始路过的车友法视频,但在网上一直被删,直至今天,该事故成为热点。
而事发路段因施工维修,用路障封闭车道,改道至逆行车道。
小米也就此事发布了声明: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针对此次事故,我有四大疑问。
其一,为何风险提示时间那么短?小米回应中提到该车44分24秒提示“前方路障”,但44分26秒就直接撞上水泥护栏,从车辆预警到驾驶员接手操作转向,这两秒的过渡时间显然不够,所以事发时车辆速度依然高达97km/h(之前智驾速度为116 km/h)
没有提前预警到路障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小米汽车依赖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来实现感知功,并通过算法进行感知补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人的驾驶技术,而是小米智驾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导致人根本来不及纠正方向。
我不知其他车辆如何,但就我已经用了6年开了近30万公里的蔚来ES8来说,它在规避静止路障时也存在同样问题,即使在白天,也无法自行避开红色圆锥桶,我还因此在苏州搞了一次事故,直接撞上护栏,幸好人无大碍。所以,就目前的国产智驾水平,我们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但在路况和可视度都较好的情况下,智驾还是能很好地节省人的精力,我就用智驾单人从苏州与海南开了两个来回,单程2300公里。
其二,该车是否存在车门自动锁死的情况?在车辆事故时,车锁应立即打开以方便乘客和驾驶员脱逃,但如果车辆因为电控门失控而锁死,车上人员会丧失最后的求生机会。不过,是否涉及家属所声称的锁门状况,在小米的声明中没有提及,家属也没有提及如何得知车门锁死的情况,所以两方面都存疑。
第三,道路维修方有无按规定提前做了改道提示?我们在沪宁高速行驶时,如果前方有维修,往往500米之远地图导航就有提醒,此外线下也有提示(锥桶和喇叭),并有路障引导便道,这让人机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但不知事发路段有无相应提醒,事发时SU7的地图导航功能有无这样的提示并引导车辆变道。
第四,小米的智驾系统真的成熟吗?小米曾在去年11月8日宣传,其NOA系统像极了老司机,但一个老司机会看不到前方100米开外的路障吗?除非他高度近视!
我还是希望这些玩电动车的品牌,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智驾系统就是高级一点辅助驾驶系统,不要放大其能力,像余大嘴一样吹得遥遥领先,也不要学李斌一样,全身最硬的就那张嘴,股票都快亏到底了。
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做车,才能成为百年品牌,成为令人景仰的民族品牌。
最后希望小米能彻彻底底查清这次事故的原因,还三个豆蔻年华的女孩一个交代,他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因一次对小米这个“老司机”的盲目信任而玉碎花消。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个路见不平忍不住吼一声的中年boy。
喜欢写点文字,思考点人生,不干正事的餐饮老斯基。
许多年后,当后人问我对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时,我会自豪地说,面对不公,我做了诚实的记录和转发。
为防失联,加好友(微信号:67932342)
每天早上七点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