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集团(1638.hk)3月31日正式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面对房地产行业下行筑底的挑战,集团在品质交付、债务重组、转型提质等多个战略维度实现了关键突破:全年收入115.6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累计交付25个项目超万套房源,质量交付基本盘进一步夯实,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香港高等法院、开曼群岛大法院批准,非物业销售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充分展现集团在行业剧变中的经营韧性与发展持续性。
这份年报背后,是房企在行业寒冬中负重前行的真实写照。正视挑战,佳兆业在保交付、化债务、谋转型上坚定行动,正以“破局者姿态”寻找突围路径,重建市场信心。
郭英成:今年行业筑底企稳 业务重回良性轨道
佳兆业主席郭英成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筑底企稳,集团将积极推进经营风险化解,加速重回良性健康发展轨道,坚持以利润和现金流为核心的经营策略,积极探索轻资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郭英成指出,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而境内债务方面,积极洽谈融资展期及降本降息,融资成本较2023年底持续下降,并有多个白名单项目获得贷款投放,完成保交付工作。他表示,未来将依托于大湾区土储及城市更新领域核心优势,持续探索创新化债模式,推动境内外债务重组。
佳兆业:料今年有充足资金经营及支付到期债务
佳兆业指,实施债务重组及销售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及计划后,认为今年内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为经营提供资金及履行到期的财务义务。
在境外债务重组上,佳兆业提及,去年9月佳兆业范围内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75.11%及瑞景范围内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81.0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2025年以来,所有计划均已获大多数债权人批准,而目前佳兆业香港计划、佳兆业开曼计划及瑞景香港计划,已获相关法院认许;寻求认许瑞景英属处女群岛计划的呈请聆讯订于4月7日举行,将于适当时候公布重组的最新进展。
佳兆业表示,境外债务重组的成功将带动经营基本面全面好转的契机,境外公开市场减轻刚性还债压力,化债也带动权益资本增加,显着修复资产负债表,为集团后续保交付工作带来有力保障,为经营恢复企稳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多位金融与地产业内人士对此重组方案表示正面评价,债务重组通过后,佳兆业的资产负债率可望从高位回落,利息支出压力减轻,这将直接提升其获利修复空间。
城市更新储备蓄力未来 大湾区布局锚定长期价值
佳兆业聚焦长期投资策略的有效落实,土地储备优质聚焦,结构合理,从长期看更有安全性。
截至2024年底,集团土地储备2231万平方米,覆盖全国48个城市,其中76%位于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土储占比达61%,大湾区高价值土储与城更资源将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加码政策支持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佳兆业战略聚焦城市更新26年,构筑行业领先优势。截至2024年底,集团仍有10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尚未纳入土地储备,占地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计划通过每年的持续转化,将城市更新储备补充为优质货源,同时输出全流程更新服务模式,赋能产业升级,践行高质量发展。
轻资产战略加速落地 多元业态探索新发展模式
佳兆业以“城市公共服务商”为战略定位,加快推动文商旅、大健康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升级。
2024年集团非物业销售业务收入在总收入占比提升至30.3%,较2023年的13.8%占比大幅提升,集团新产业动能澎湃,轻资产转型成效初显。通过优化组织结构、限制资本开支等措施,全年行政开支减少27%,销售及市场费用同步缩减23.4%,精细化管控为转型提供财务空间。
此外,佳兆业集团将探索新发展模式,通过开发运营、大健康、大文旅、大资管多元产业的发展,实现轻重资产双轨运行模式,推动企业的全面升级与发展。
2025年,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佳兆业将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在政策赋能与企业转型的共振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佳兆业将依托大湾区土储优势,夯实经营企稳根基;同时深化轻资产模式,探索代建、运营服务等新增长点,实现轻重资产双轨运行模式,推动企业的全面升级与发展。
佳兆业的战略调整已显露出积极信号。境外债务重组的推进、城更项目的价值重估、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均为其长期恢复奠定基础。随着行业逐步企稳,佳兆业有望通过资产盘活、产品升级、成本优化实现盈利修复,逐步在行业重构中找到新的确定性。
摘要:
佳兆业:2024年收入115.6亿元,料今年有充足资金经营及支付到期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