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运营成本降至500万美元/月, 贾跃亭造车再迎关键节点

2025年4月2日,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在社交媒体披露,公司2024年平均每月运营费用已降至500万美元,较前一年下降75%。这一数据相当于国内某头部车企单日亏损额,标志着FF成本控制进入新阶段。



FF通过推行"四轻四快五赋能"策略,将运营重心转向高毛利产品线。数据显示,2024年FF总运营亏损1.497亿美元,同比收窄47.7%,经营性现金流支出仅为7020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75%。

这种转变源于管理层对资源的集中调配:将研发投入聚焦于AI自动驾驶技术,同时通过轻资产模式降低供应链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FF通过自主制造车身部件,使生产制造成本缩减约30%。这种垂直整合策略虽增加短期投入,但长期来看可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不过,这种模式对资金链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FF每月仍需至少2600万美元维持运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的运营成本普遍处于高位。

某新势力车企2024年财报显示,其单季研发费用达12亿美元,相当于FF全年运营支出的8倍。FF选择差异化竞争路径,将目标锁定美国高端市场,FF 91 2.0车型售价超30万美元,主打"塔尖用户"。



截至2025年3月,该车型累计交付16辆,用户涵盖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高管。 为突破市场瓶颈,FF计划于2025年6月推出FX系列车型,定位2-8万美元价格带。贾跃亭在财报会议中强调:"FX将依托AI技术实现两倍性能,价格仅为竞品一半。"

这种策略被视为FF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转型的关键一步。

尽管成本大幅下降,FF的资金压力依然严峻。2024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仅500万美元,虽通过2025年3月的4100万美元融资暂缓危机,但距FX量产所需的数亿美元资金仍有较大缺口。

业内人士指出,FF当前市值不足1.5亿美元,仅为某头部新势力车企的1/200。 品牌信任度危机同样不容忽视。自2014年造车以来,FF经历多次交付跳票,其股票曾因持续低于1美元面值被纳斯达克警告退市。2024年财报中"可能永远无法盈利"的表述,更引发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

对此贾跃亭解释称,这是"最严格合规标准下的风险提示",并非事实陈述。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FF的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内处于中游水平。其轻资产模式虽降低运营风险,但缺乏规模化生产支撑,导致边际成本难以进一步优化。与传统车企相比,FF在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仍有明显短板。

面对挑战,FF提出"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计划将供应链向中国转移,并探索IP电商等新盈利模式。贾跃亭在最新视频中透露:"我们已与多家中国主机厂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加速技术落地。"

但业内人士提醒,这种模式需要平衡技术独立性与本地化生产的矛盾。 ## 结语 FF的成本优化成效显著,但能否借此实现盈亏平衡仍是未知数。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贾跃亭的造车之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FF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取决于其能否将成本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而对于消费者,或许更应关注的是:当一家车企将运营成本压缩至行业1/3时,产品质量与服务保障能否同步提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