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研人员优势,创设并形成科学先进的教材开发编写理念
基于专业课程特性和企业真实生产需求,校企合作开发编写理实一体的教材内容
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标准、能力本位、教材信息化及开发保障,确保教材质量优质精良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高含金量的职业教育“金教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教研引领,创设科学先进的编写理念
教研工作在推进教学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教研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能充分了解和把握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及课堂教学现状,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炼成果等方式,更好地指导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实践。
因此,教研人员指导教材开发或加入教材开发编写团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材开发编写团队学习领会国家关于教材建设的文件精神,带领教师研究专业教学、课程和职业标准,指导教师分析“金教材”的内涵和特征,帮助教师打开教材开发编写工作思路,创设并形成科学先进的教材开发编写理念。同时,教研人员还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教师分析当前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从而为教材开发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校企双元,构建理实一体的教材内容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提出“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由此可见,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是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教材建设的有效途径。
具体来说,可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基于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业务需求,遴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开发编写工作。其中,学校专业教师侧重于教材理论知识编写,企业技术人员侧重于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及生产案例等实践内容编写,双方有效互补从而保证所开发编写的教材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同时,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在确保教材内容理实一体的基础上,探索开发编写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形态教材。
3
五个落实,确保优质精良的教材质量
一是落实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材开发编写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并在相应的教学项目和模块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材铸魂育人的作用。
二是落实教学标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都制定有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这些标准是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的主要依据。其中,专业教学标准设置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课程教学标准设置了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实施建议等。每一门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写都要认真研究落实这些标准,依据标准设计教材的编写框架和教学模块,并将教学和课程标准的核心要素有效融入教材内容。同时,教材内容要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要求,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及生产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以项目化、任务式、模块化为教学形式,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三是落实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由传统教材的知识本位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立足开发编写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从而解决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材开发编写团队要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分析企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梳理形成工作岗位职业能力清单。教材开发内容要与职业能力清单相对接,充分吸收行业企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将技能大赛的技术和标准以及证书标准中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融入教材,以教材为教学载体不断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
四是落实教材信息化。信息化时代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编写提出了更高要求,且随着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职业院校的教室也由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向智慧教室发展。因此,职业教育教材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配套开发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打造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需要。比如,以二维码素材、电子资源包、教学资源库等形式,为教材提供诸如教学课件、微课、电子教案、案例库、习题库、知识链接、拓展阅读、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等。
五是落实教材开发保障。首先是教材开发编写团队保障。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需要有一支业务精、水平高的团队负责,团队成员应包含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人员、职业院校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等。其中,教材主编负责教材选题、整体策划及教材内容和质量,因此应选择在本学科专业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的教育教学专家、学术领军人物或行业企业专家等担任。其次是教材开发编写制度保障。教材开发编写参与单位应制定相关制度,对承担国规、省规及重要教材编写任务的人员,充分保证其工作时间,将编写任务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晋升方面予以倾斜。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保证教材开发编写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打造出真正的职业教育“金教材”。
(作者单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1日 第06版
作者:于家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