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班的学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能直接接触到企业真实的项目,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产业导师提供全过程指导,学到的东西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让我很快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短视频达人。”近日,第四届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最佳实验片奖获奖者、黄淮学院动画学院21级学生黄年顺在学院学生原创作品成果分享会上说。
作品导向式教学的“魔力”在哪?
“作品导向式教学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师生构建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不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育人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谈到教学改革的初衷和内涵时,黄淮学院动画学院院长王春华深有感触。
记者了解到,作品导向育人模式下,动画学院积极链接企业资源,开设校企合作项目班,实施“校企互聘”制度,通过一线教师浸润式跟岗实践和企业导师到校带教相结合打造双导师团队。校企携手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主线,优化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将企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研发项目嵌入实践教学,设置共融共享的教学场景,推动“封闭课堂”走向“职场化、生产性”教学。“凤凰班”“小卒动漫班”……一个个校企项目教学班应运而生。
“这个模块,每5个人分成一小组,以宣传河南省驻马店文旅为主题,合作完成一部五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优秀作品将入围学院优秀案例库”。在动画学院凤凰工作坊课堂上,教师化身为问题设计者和项目组织者,以层层递进的互动提问和任务设置,将学习的主导权“让渡”给学生,老师以“促进者”身份在全过程中“随机应变”地诊断、反馈与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组合搭建项目团队参与案例课程,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代入到导演、美术设计师、原画师、模型师、动画师、特效师等角色中,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学做评改’全流程闭环,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黄淮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李峰看来,这种教学方式基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让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建构者,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淬炼,将分散、独立的知知识点内化为实践经验,较好地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
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学校与企业双向赋能,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在学校时,每周最期盼的事就是参与项目化的课程,一系列的项目实战训练让我很有收获。”黄淮学院2024届毕业生万斐然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毕业就顺利入职知名的文娱上市公司三七互娱,对母校的培养他很是感激。
近年来,通过“以生为本、项目引领”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动画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学生先后参与《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动画影片的创作,就业质量持续上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欣)
作者: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