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3月26日消息,印度国防部宣布将与吉布提、肯尼亚等10个非洲国家举行首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而此前不久,中印刚就边境事务展开重要磋商。这一消息的出现,让外界对印度的外交动作和中印关系走向再度投以关注目光。3月25日,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两国外交、国防、内政、移民等多部门代表参会。
双方就落实2024年12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划界谈判、边境管控、跨境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的共识,进行了全面深入交流,还同意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从会议成果来看,中印双方都展现出推动边境问题妥善解决、促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积极意愿。可就在会议结束不到48小时,印度国防部就公布了与非洲10国联合军演的消息。
莫迪(资料图)
此次军演预计4月中旬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附近海域举行,印度还将派出“苏娜亚娜”号巡逻舰前往西南印度洋区域,并与非洲国家海军共同驾驶该舰访问多个非洲港口。印度海军副参谋长塔伦·索布蒂海军中将表示,过去10年印度海军深化了与环印度洋国家海军和机构的伙伴关系,此次演习旨在巩固印度作为地区国家“首选安全伙伴”和“环印度洋第一响应者”的地位。
从印度自身角度看,与非洲国家加强军事合作,有助于扩大其在印度洋乃至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近年来,印度一直寻求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身地位,拓展外交空间。非洲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对印度的经济和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联合军演,印度不仅能展示其军事力量,还能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为印度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莫迪(资料图)
但结合中印关系的大背景,印度此时宣布军演,难免引发外界联想。过去几年,中印关系因边境问题出现波折。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莫迪政府一度对华采取对抗策略,限制中企投资、禁用中国App、叫停中企参与基建项目等。可这些举措并未给印度带来预期收益,反而让印度制造业发展受阻。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5.4%跌到14.3%,莫迪推行的“印度制造”计划投入230亿美元,最终只兑现了8%的补贴,还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外资撤离的困境。
如今,莫迪政府态度转变,对中印关系给出“健康且自然”竞争的新论调,称边境局势已恢复正常,双方有意缓解局势。中方也对莫迪的积极表态表示赞赏,并指出中印应相互理解、支持、成就,共同致力于发展振兴,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和地区期盼。在这样的关系缓和趋势下,印度开展联合军演,或许是其多面外交的一种体现。一方面,印度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毕竟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巨大;另一方面,印度也不愿放弃在其他地区展示自身影响力的机会,通过与非洲国家军演,巩固自身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莫迪和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美国因素也不容忽视。特朗普上台后,对印度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威胁对印度加征关税,这让印度感受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改善与中国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美国的贸易威胁,寻求外交上的平衡。但印度在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同时,通过军演显示自身在其他地区的活跃度,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某种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
总体而言,中印关系正处于关键调整期,双方在边境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一定进展,这对地区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印度与非洲国家的联合军演虽从其自身战略角度有一定合理性,但在中印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其举动可能会给双边关系带来微妙影响。未来,中印关系走向仍需持续关注,双方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