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近几年中印冲突升级以来,印度对我国的敌对逐渐从边境上升到各个领域。我国一向倡导用和平解决问题,但印度似乎将宽容当成了畏惧,他正在无底线的叫嚣。



有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目前,中印两国的现状是:中国越忍让,印度就越想与中国对抗。毕竟,这个国家的盲目自信从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那么,在现有的冲突基础上,中印冲突再次升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印度的盲目自信

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打过三场大仗,一抗美援朝,二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对印自卫反击战,这三场战都是为了自卫而发起的战争。要说这三场仗哪一场最好打,那必定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了,这是印度自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盲目自信。彼时,印军侵占我国领土,还提出要我国将西藏的大部分领土划分给印度。



印军士气高涨,向全世界还公开表示,从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来看,一个印度士兵可以打八个解放军。彼时,我们不知道印度的底细,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我们急需恢复元气,不想再兴战事。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印度将中国的忍让当成了畏惧,他对我国边境步步紧逼。尤其从1961年开始,印军竟然在中印边界设置了43个军事地点,看起来有随时侵略的节奏。

我们为了避免战争,多次提出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但印度话事人尼赫鲁已经得意忘形,他觉得,中国政府分明是惧怕了。让我们最容忍不了的一点是,我们印军竟然向我们的边防战士发起攻击,导致死伤多人。士可忍,孰不可忍,哪怕我们不清楚印军的底细,这一仗也要打。



1962年10月,印军向我国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我军立刻应战。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印军的战斗力简直可以用拉胯二字形容。据一些老兵后来回忆,印军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伪军,更别说与反动派部队相提并论了。印度人被打得溃不成军,他们为盲目自信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歼灭印军三个旅,缴获的武器装备不计其数,彻底将印度给打疼了。但印度人恬不知耻,回国后是怎么说的呢?他们把惨败说成了宽容,说成了对中国心存怜悯,不愿意大开杀戒,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厌恶。过去的盲目自信说完,我们就要说现在的了。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印度有一帮右翼媒体,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内容就那么几个:抹黑中国,抹黑巴基斯坦。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在精神上取得胜利,那就是真正的胜利。有印度人甚至将上海比作东方小孟买,可有去过孟买的人能看到印度真正丑陋的一面,遍地都是泥水,像样的建筑更没有几个。但对于印度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繁华的大都市了。可如果他们有幸看到中国的魔都,那他们将会瞠目结舌,毕竟,从外观上来看,上海和孟买都只是跨越了几个时代的外星产物。

一直自诩为大国的印度,种姓制度森严,女人不敢上街,因为印度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侵犯案的国家。就说前段时间的女医生被侵犯致死案吧,从这就能够看出,印度的法律究竟有多么的不健全。一个法律不健全的国家,还想争入大国之列,实在令人贻笑大方。笔者认为,让人最惊奇的一点是,无论印度有多么糟糕,他永远对他本身保持迷之自信。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种自信从何而来,但自信就是自信。看印度这么自信,摸不清印度底气的美国便在印度修建了造船厂,这是专为美国海军打造的,其目的无非是想要未来更好的在亚洲实现军事扩张。印度方面给美军吹得天花乱坠,把他们的国家修和保养技术夸上了天。

秉承着对“大国”的信任,美国放心的将军舰送到了印度维修,可印度的不靠谱是出了名的。几个月的时间,印度都没有把美军船只修好,事实上,美军也不在乎这些,因为把造船单子送给印度,只不过是以金钱的方式拉拢美印两国关系,至于修不修好,则显得没那么重要。



毕竟,美军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啊,自从美印两国签订合同后,美国情报人员就调查出印度的制造业水平烂的一塌糊涂。讲完了印度的迷之自信,我们再来说说,在自信的加持下,印度是怎么制造并加剧中印冲突的。

冲突升级

去年十月,印度总理莫迪和我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会谈。时隔五年来,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交流,这次交流可非同一般,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印关系恢复正常的可能性。然而,两国关系非但没有正常化,反而还愈演愈烈。因为莫迪比其他印度领导人更想要制裁中国,他已经陷入了癫狂。



让人可笑的是,印度并没有认清我国在亚洲的地位是定海神针,有了我国在,亚洲的局势才不会像中东,像其他地区那样陷入混乱。而且,印度高度依赖中国。不说别的,就说手机,电脑和一些小零件,光这些听起来不是特别难造出来的东西,印度都要依赖我国的出口,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但莫迪还是比较倔强的,他屡次下达所谓的进口控制许可,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技术的涌入。这个政策对他来说什么损害也没有,但对印度靠中国技术吃饭的商人们来说,可真是要了命了。于是,商人们抱成团抵制这个政策,最终,莫迪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他并不死心,他觉得,如果想从根本上让印度在两国冲突中占领主导地位,就必定要从经济和技术上实现独立。



作为一国领导人,他不考虑印度现状,只顾着盲目设想,这么说吧,莫迪和当年的尼赫鲁没有区别。很多学者预测,莫迪如果再这样疯狂下去,他迟早会把印度推进火坑。他认为,美国想在亚洲实现印太战略,势必就要笼络印度。可莫迪忽略一点,美国一向是精明的,通过中美军力对比,以及综合国力对比,美国很清楚,与中国作对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印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之所以与中国作对,一是他的盲目自信,二是美国在背后的挑唆。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最担心的就是,中美两国会和平共处,一旦如此,他就不能抓住空子与美国达成合作,实现对中国的制裁。有学者猜测,2025年,印度会用一切能用的手段维护他在印度洋地区的优势地位。



主要战略目标仍是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并遏制印度周边国家的亲华意向,最好让这些国家都乖乖当他的小弟。然而,印度的南亚政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说孟加拉国政局变动,尼泊尔政府的交替...这都对印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南亚一些国家已经掀起了印度退出运动,听起来这个运动很难理解,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印度周边国家对印度的反抗。因为印度企图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控制来加大他在亚洲的影响力,然而,印度连自己都管不好,哪来精力去管这些国家呢?他假惺惺的声称,要和这些国家达成合作,实际上,这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幸好,南亚政策没有波及到巴基斯坦,因为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与我国是合作关系,我们不允许与我国交好的国家受他人欺负。但印度在巴基斯坦使用舆论传扰乱人心,扰乱社会秩序,并破坏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其手段非常龌龊,这也是中印两国冲突升级的另一种体现。

笔者认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印度抱有幻想,不能用正常思维去想在这个国家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包括他的外交政策。中国古人说,畏威而不怀德,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只有让他感到恐惧,才会老实。比如说当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我们将印度打的害怕,他这才老实了很多年。



在以和平为主导方向的战略发展目标下,我们尽可以不采用战争的形式让印度恐惧,比如从经济,从外交,从科技多方面对他施以反击。印度不是号称世界大国吗?在多种制裁下,印度必定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印度的实力如何,我们可是太清楚了。除了盲目自信之外,其他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莫迪政府和中国死磕是没有好处的,同为人口大国,如果中印两国成为敌人,给哪一方都带不来好处。如果印度领导者有基本的战略目光,那他就应该明白,与中国交好,是他做过最英明的事情!

参考文献:

观点丨林民旺:中印关系“重启”后需看到的现实

仍到处污蔑中国挑起边境冲突,印度为何还在散布谬论?-刘宗义-观察者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