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陇其任职灵寿没多久,灵寿县的民风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街坊邻里间常见的打架吵嘴现象越来越少,街头巷尾也鲜少听闻盗窃案件发生。这些变化伴随着陆公的美名,如同春风一般,一传十,十传百,从灵寿县逐渐扩散开来,周边几个州县的人们也都有所耳闻。
行唐县有个小偷,听到了关于灵寿县的传闻。在他的认知里,天下的当官者皆是一路货色,无非是变着法儿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油水,怎么可能真心为百姓谋福利?他对这些传闻半信半疑,满心好奇,决定亲自到灵寿县一探究竟。
这小偷踏入灵寿县境后,接连走过几个村庄。一路上,他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民风与别处截然不同。往来的行人个个都客客气气,彼此之间洋溢着和睦的气息。来到县衙门口,往日里常见的打官司告状场景也不见了踪影,这让他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个县官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他究竟长什么样?又是怎么审理案子的呢?”小偷越想越好奇,可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百姓,怎样才能亲眼见识见识这位县太爷呢?思来想去,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去偷衙门。他心想:要是能躲开被捉,就能顺便偷些银两只当赚了;要是不幸被捉住,正好看看这位县太爷会如何处置自己。
打定主意后,小偷在街边买了些吃食,简单果腹。等到二更时分,趁着夜色的掩护,他凭借着自己多年做贼练就的身手,轻松翻上围墙,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衙门后院。此时,东偏房还亮着灯光。小偷刚打算凑近窗根一探究竟,就被巡夜的衙役一眼瞧见,当场给拿住了。
正巧,陆陇其正在屋内灯光下专心看书,听到外面的喊声,赶忙从屋里走了出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巡夜衙役赶忙回答:“大人,我们抓住了一个人!”说着,便把小偷带到了陆公面前。
陆公看向小偷,问道:“你到衙门来做什么?”
小偷倒是直白:“我想来偷点东西。”
陆公得知眼前之人是个贼,不但没有丝毫怒色,反而走上前去,轻轻地拉住他的手,一脸怜惜地说道:“哎呀!想必你家里实在是生活艰难,才不得已出来干这种事。这都怪我啊,在我治理的这片地方,竟然还有百姓为吃穿发愁。”说完,便拉着小偷的手走进屋内,打开一个柜子给小偷看。小偷凑近一瞧,只见柜子里满满当当全是书。接着,陆公又带着他走到另一个箱子前,打开箱子,里面依旧全是书。陆公看着小偷说:“我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也就是些书罢了。”随后,他从一旁的坐柜里拿出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些零碎银两。陆公从中取出一些,递给小偷说:“我刚领取了俸禄,这几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吧,应应急。”
小偷听了这番话,大为震撼,“扑通”一声跪在陆公跟前,忙不迭地说道:“大老爷,小人实在不敢接受啊,小人确实有罪!”接着,他便把之前听到人们对灵寿县以及陆公的传说,自己如何心存怀疑,又是怎样来到衙门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详细讲给陆公听。
陆公听完后,语重心长地劝小偷:“以后要好好劳动,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可别再做这些小偷小摸、危害他人的事了。”小偷听后,坚定地回应道:“大老爷放心,我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再也不干这种害人的勾当了!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陆大人您所作所为,比人们传说的还要好上百倍!能有您这样的父母官,真是灵寿县百姓的福气啊!”
经过此番经历,那小偷果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彻底洗手不干,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