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实案件改写,所用人名皆为化名,资料来源:
北京日报《富商被强喂玻璃渣》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医院的白炽灯将走廊照得惨白,抢救室外的红灯依旧刺目地亮着。
李伟双手插在西装口袋里,面无表情地站在走廊上。
他的养父李志远正在里面抢救,据医生说是误食了碎玻璃。
护士进进出出,行色匆匆,带着一丝凝重。
此时,一份被迫签下的遗嘱正静静躺在他的公文包里,上面那歪歪扭扭的签名,透露着签字时的痛苦挣扎。
"董事长怎么会突然喝下碎玻璃呢?"护士站在不远处小声议论。
"他那么精明的一个人......"
李伟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回想起两小时前的场景:养父端起牛奶杯的瞬间,他曾有一秒的犹豫。
但想到那份即将签署的股权捐赠协议,他还是狠下了心。
急促的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李氏集团的老员工们闻讯赶到
。张明领着一群人快步走来,看到李伟的第一句话就是:"董事长怎么样了?"
"还在抢救。"李伟淡淡地说,目光依旧直视前方。
没人注意到他眼底闪过的一丝阴冷。
时间仿佛回到二十五年前的那个春天。
那时的李志远虽然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商界还算不上顶尖人物。
他每月都会抽时间去福利院做慈善,这是他穷苦出身后立下的誓言。
那天,他本该像往常一样,送完物资就离开。
但院长特意把他叫住:"李先生,我们这里新来了个特别的孩子,您要不要看看?"
在院长的带领下,他看到了蹲在角落里的李伟。
三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大人,那双透着孤独的眼睛让李志远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困苦。
"这孩子很特别。"院长说。
"虽然才三岁,但已经会自己穿衣服,从不哭闹。他是两个月前被人送来的,据说是因为家里变故......"
李志远蹲下身,轻声问:"想不想跟叔叔回家?"
小男孩眨着大眼睛看着他,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就是这一刻,李志远决定收养李伟,给这个孤儿一个完整的家。
他想起自己童年时的艰难,暗暗发誓要给这个孩子最好的一切。
当时的决定来得突然,甚至连李志远的母亲都反对:"你还年轻,以后肯定能找到好姑娘成家,干嘛要收养孩子?"
"妈,您看看这孩子,多懂事。"
李志远却坚持己见,"再说了,我这辈子可能都顾不上找对象了,有个孩子作伴也好。"
从那天起,李志远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养子身上。
李伟喜欢小动物,他就在后院养了两只金毛犬作伴。
李伟对画画感兴趣,他立刻请来最好的美术老师一对一教学。
"这孩子,就是我的命。"李志远常常这样对朋友说。
每次开家长会,他必定是最早到场的家长。
李伟的画作获奖,他会第一个冲上台去拥抱儿子。
李伟生病发烧,他能守在床边整整三天不合眼。
李伟也确实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李志远给予他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更是事事以父亲的身份严格要求,悉心培养。
"爸,我这次考了年级第一!"每当李伟兴奋地拿着成绩单回家,李志远总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带他去最爱的餐厅庆祝。
李伟住进豪华别墅,进入重点学校,假期还能去国外游学。
在李志远的悉心培养下,他不仅学习优秀,还培养了多项特长。
钢琴、网球、高尔夫,样样都拿得出手。
李志远更是亲自教导李伟经商之道,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记住,做生意要讲诚信。"李志远常说。
"钱可以慢慢赚,但信誉坏了就完了。"
那时的李伟,在外人眼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懂事,让人羡慕。
李志远的朋友们没少打趣:"老李,你这是捡到宝了!这孩子比亲生的还亲。"
"你要记住,"李志远常对李伟说。
"做人要懂得感恩,做事要脚踏实地。现在的优越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看着养子认真点头的样子,李志远总是欣慰地笑。
然而,时间是最无情的见证者。
随着李伟步入社会,他的本性逐渐显露。
最初的变化很细微,甚至连李志远都没有察觉。
大学时期,李伟开始出入高档娱乐场所。
最初只是一些小打小闹,在夜店消费超额,或是买些奢侈品。李志远发现后,也只是轻声告诫:"玩可以,但要有度。"
李伟表面上认错,背地里却变本加厉。
他开始结交一些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
李志远虽然心疼钱,但想着年轻人爱玩爱闹也正常,也就由着他去了。
真正让李志远警觉的是李伟的赌博恶习。
事情要从三年前说起。那天,李志远收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赌场的经理,说李伟欠下了三百万赌债。
"不可能!"李志远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会去赌场?"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起初是朋友间的牌局,渐渐发展到出入高档赌场。
输红了眼的李伟,甚至用公司的名义四处借债。
一次次巨额输赢,一次次债务危机,都是李志远在背后摆平。
"你要记住,这是最后一次。"李志远每次都这样警告。
"我不在乎钱,但你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的。"李伟也总是痛哭流涕地保证悔改,但转身就把这些誓言抛到九霄云外。
公司的老员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张明是李志远最信任的老部下,曾经多次私下劝谏:"董事长,少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现在是您在,万一以后......"
"他还年轻,总会懂事的。"李志远叹息着说,眼里满是疲惫。
但他心里清楚,这个曾经让他骄傲的儿子,已经变了。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李志远决定让李伟接手公司部分业务,希望责任能让他变得成熟。
然而,这个决定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志远最引以为傲的服装企业,在李伟接手后短短半年就亏损严重。
他盲目投资娱乐产业,全然不顾公司的传统优势。
管理混乱,公司元老纷纷离职。那些曾经跟着李志远打天下的老员工,看着公司一步步走向衰落,心都在滴血。
"董事长,公司撑不了多久了。"
财务总监送来一份报表,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如果再这样下去,最多再有三个月......"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上个月。李志远实在看不下去,决定收回企业经营权,交给经验丰富的老部下张明打理。这个决定彻底激怒了李伟。
"你这是不信任我!"李伟摔碎了办公室的茶杯。
"我是你儿子,公司迟早是我的!你凭什么把我的东西给外人?"
"公司是我一手创立的,我有权决定它的去向。"
李志远平静地说,眼神里透着失望,"而且,我已经决定将企业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专门资助像当年的你一样的孤儿。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也许这才是一个企业最好的归宿。"
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将李伟彻底击垮。
在他看来,这些年的等待和伪装都成了笑话。
二十五年的养育之恩,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荡然无存。他开始疯狂地寻找办法阻止这一切,直到想出了那个令人发指的计划......
抢救室的门终于打开了。主治医生说病人脱离危险,但需要进一步观察。
李伟走进病房,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养父,眼中没有一丝愧疚。
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还带着痛苦的神色,显然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突然注意到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上面赫然写着:"关于李伟出生父母的调查报告及重要文件"。
多年来一直困扰他的身世之谜,似乎就藏在这个信封里。
他颤抖着伸手,还没等碰到信封,病房的门突然被推开。
一队警察走了进来,为首的警官手里拿着一份验尸报告。
那是一份二十五年前的文件,上面赫然写着他的亲生父母的名字。
李伟猛地后退一步,双腿发软,整个人如坠冰窟。
他的目光在信封和验尸报告之间来回游移,脸上血色尽失,喃喃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