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号称儒家学派代表,但教出了两个厉害的法家弟子。
韩非就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这次作为韩国代表,韩非到秦国游说,主要任务是只要能把韩国保住,秦国先打谁都可以。
韩非说的做的都和秦国的大政方针有根本的冲突,起码李斯是坚决不同意的,自己到手的东西不能再失去了。
因为存韩的心情毕竟急迫,韩非举目一望,李斯已经被自己批驳了,但还有人是鼓吹攻击韩国的死硬派,那就是秦国外交家姚贾。
出身低微的姚贾其实是相当厉害的人物。
姚贾曾经一个人出使楚、燕、赵、越四国,用屡试不爽的重金和罕见辩才在四国间周旋,果然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四国的最后抗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对于秦王政而言,这就是人才,姚贾被拜为上卿。
反秦联盟被瓦解,韩国的压力陡增,韩非把攻击目标对准姚贾。
韩非子认为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
既然韩非质疑,秦王政就得质问一下。
姚贾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
事实证明,韩非攻击姚贾是重大失误,这种攻击迅速让姚贾和李斯结成联盟,站在了韩非的对立面。
这两人都进入了秦王政的核心圈子,都是秦王政非常信任的人。
搞不定李斯、搞不定姚贾,当然就搞不定秦王政,韩非的命运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