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关键期。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麻元坳村水稻集中育秧中心里,高速育秧生产线马力全开,自动温控设备实时监测,传送带将秧盘逐级输送到下一道工序……从育秧盘制作,到暗室催芽,再到输送到育秧大棚内,水稻育秧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一天就能完成1.6万多盘的水稻育秧。当前,3000多亩早稻秧苗,已整整齐齐摆放在育秧棚内,等待移栽。

“今年,合作社采用智能化集中育秧,相较于传统育秧,育秧时间提前了5至7天,人工成本减少了50%,壮秧率提高了20%。”桃江县米顺农机化服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顺介绍,除了合作社自种的1000多亩早稻,育秧中心还承担了周边农户的2000多亩早稻的集中育秧任务。

进入育秧中心1号育秧棚,苗情、气象信息实时显示在电子屏上,温控、通风等设备为秧苗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今年,灰山港镇金沙坪村种植大户李恒力,把500亩早稻秧苗放在1号棚集中育秧,秧苗长势良好,李恒力难掩喜色。

“秧苗长得健壮,种晚稻时,我还要过来集中育秧。”李恒力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我在大田育秧,150亩稻田就花了近5万元。今年集中育秧,500亩地才花了五六万元,成本节约了一半多嘞!”李恒力说,通过选用绿色高效品种,加上科学田间管理,去年种双季稻实现了30多万元的纯收益。

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符呈祥介绍,采用集中育秧能使早稻播期提前近10天,每亩节约人工成本80至100元,亩均粮食增产8%左右。益阳市通过推广水稻集中育秧,使早稻播种期提早7至10天。

除了好品种、好技术、好机具,还有惠农好政策。李恒力说,去年双季稻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各类补贴加一起,每亩补贴可达400多元。

年初,趁着农机购置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李恒力新购置了2台插秧机。“性能更好,操作更简便。”李恒力说,2台农机还比以往省了3万多元。

好马配好鞍,良机配良田。身处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90后”新农人刘晓宇干劲儿十足。

“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农忙季,大农机能从省道直接开进田里。过去,近一个月的‘双抢’,现在不到20天就能完成,种田省时又省力!”刘晓宇说,去年,在高标准农田里种双季稻,让他获得了100万元的收益。

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化农机提供了“驰骋”的广阔田野,推动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益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孟球表示,近年来,益阳市通过育“良种”、建“良田”、施“良法”、推“良机”,大力开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和补贴力度,通过“一卡通”精准发放惠农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品种,优质稻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已新建集中育秧设施235个、94.42万平方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高标准农田占全市耕地82.6%以上。推广轻简、高效农机,加强品种、种植模式和农机具的优化组合,目前,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41%。

来源:农民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