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超 通讯员 王晨/文图
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3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德育与教师发展系主任左璜教授再次走进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开展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创新与AI赋能为教师减负增效”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洪涛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在黄文静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活动伊始,数学学科张雅迪老师执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任务设计,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科学思维过程,培养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科学学科崔舒婷老师呈现的《灵活巧妙的剪刀》一课,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融合工程设计与技术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语数英科四科教师与左教授协同备课研讨中,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路径”展开深度研讨。首先,左教授带领老师们针对两节课例从教师设计与学生表现双向复盘,精准定位教学方向。其次,左教授为围绕“MELT课堂AI融合策略”与老师们展开深度对话,提出了备课减负、课堂增效、评价革新三大路径,为大家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思路。
专题讲座《AI赋能教师减负增效》中,左教授与现场老师展开热烈的问答互动,并为积极发言者送上礼物,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在互动环节后,左教授深入剖析了AI时代教师的育人方向。她指出,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要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形成可迁移的大概念体系与专家型思维。在实操环节中,左教授从学科教师、班主任、教研工作者三个层面出发,借助教学案例,介绍AI工具在备课、班级管理、教学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助力教师将AI融入教学,围绕学生核心素养重构教学目标,实现减负提质。
随后,教导副主任吴青青分享了学习收获,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积极运用所学,借助AI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尾声,校长李洪涛总结到,左璜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操性强,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能。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将持续推进“课堂变革”,以核心素养为纲,以AI技术为翼,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生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成长。
教育之变,发于技术,成于理念。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速推进“AI+素养”双轮驱动战略。今后,在中原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将依托智能技术优化教学管理,为教师减负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为中原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