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人生中的一个善念,如同扔进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也许会在多年后回荡。
阮慕清放走了那个小偷的那一刻,她从未想过命运会在十年后给她一个如此戏剧性的回应。
"我只是做了当时认为对的事情,"慕清常说,
"可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竟会改变这么多人的人生轨迹。"
1.
那是个大年初一的傍晚,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阮慕清独自一人在家。
家里静悄悄的,丈夫岳峰岚带着儿子小宇去了岳母家拜年,说是要吃过晚饭才回来。
慕清本想一起去的,可银行年末结算出了些问题,她必须在家远程处理一下,便留了下来。
"再有半个小时就能搞定,"慕清对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然后去超市买点菜,给他们回来做顿热腾腾的夜宵。"
就在这时,卧室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
起初她以为是窗外的鞭炮声,可直觉告诉她有些不对劲。
慕清放下手中的工作,轻手轻脚地朝卧室走去。
卧室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门,眼前的情景让她瞬间僵在原地。
一个瘦弱的年轻男子正背对着她,专注地翻找着她梳妆台上的首饰盒。
"你是谁?"慕清下意识喊出声,声音因恐惧而微微发抖。
年轻男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一颤,转过身来,惊慌失措地看着慕清。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脸色苍白,衣着褴褛,手里还攥着慕清的一条银项链。
两人就这样对视了几秒,空气仿佛凝固了。
慕清的手机就在客厅的桌子上,她想起身去拿手机报警,却见那年轻男子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对不起,对不起,"年轻男子声音哽咽,"我、我不是坏人,真的,我妈病了,手术费还差一万多......"
慕清警惕地看着他,不确定这是否又是一个骗局。
"你可以报警,"年轻男子低着头,肩膀颤抖,"但求求你,能不能先听我说完?"
不知为何,慕清没有立刻转身去拿手机。
也许是他眼中的绝望太过真实,也许是大年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人心软。
"你叫什么名字?"慕清问道,声音比她预想的要平静。
"宋启元,"年轻人回答,"我今年22岁。"
2.
宋启元的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俗套。
单亲家庭,母亲做保洁工人抚养他长大,好不容易供他上了大学。
去年母亲被查出肝癌晚期,需要手术,医保报销后还需自费近两万元。
他辍学打工,跑滴滴,送外卖,但钱还是不够。
今天是大年初一,他母亲的情况加重,医院通知必须尽快手术。
绝望之下,他做了这辈子从未想过会做的事情。
"我看这个小区家家户户都去拜年了,灯都黑着......"宋启元低声说,"我只是想拿点值钱的东西,凑齐手术费,事后一定会还的......"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
慕清就这样站在那里,看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思绪万千。
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想起了如果是自己处在这样的境地,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今天是大年初一,"慕清轻声说,"我妈以前常说,初一这天要'行好积德'。"
宋启元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她。
慕清走到梳妆台前,拉开抽屉,取出一个信封。
"这里有两千块钱,是我准备过年给长辈的红包,现在给你。"
她将信封递给宋启元,"虽然不够,但应该能帮上一点忙。"
宋启元愣住了,他跪在那里,双手颤抖着接过信封,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你……你不报警?"
"我相信你说的是实话,"慕清说,"但是以后不要再这样了,无论多困难,都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宋启元用力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谢谢,谢谢您!我一定会报答您的,一定!"
慕清摇摇头,"不用报答,你好好照顾你妈妈,做个好人就行。"
宋启元走后,慕清站在窗前,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窗外的烟花绽放,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她平静的脸庞。
她不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只是遵循了内心的善念。
3.
"你疯了吗?"岳峰岚听完妻子的叙述后,几乎是吼了出来。
小宇被吓得一哆嗦,赶紧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那可是两千块钱!你的首饰差点被偷光!你居然还给他钱?"
慕清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没有辩解。
"他说他妈妈病了,我相信他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相信?"峰岚冷笑一声,"你太天真了!这种骗局我听过不下十次!什么白血病啊,肝癌啊,都是套路!"
慕清抬起头,看着丈夫激动的脸,"可是今天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怎么了?初一就可以被骗吗?"峰岚打断她,"你知道两千块钱可以干什么吗?那是小宇一个学期的补习班费用!"
慕清低下了头,不再说话。
也许峰岚是对的,也许她太容易心软,太天真了。
但她内心深处,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事情很快在小区传开了。
邻居们看到慕清时,眼神中带着怜悯和嘲笑。
"听说你放走了小偷,还给了他两千块?"
"现在的骗子越来越会演戏了,你也太好骗了吧?"
"初一行好没错,但也不能这么行啊......"
慕清只是笑笑,不做解释。
她想,也许自己确实被骗了,但如果那个年轻人真的是为救母亲铤而走险,那她宁愿被骗这一次。
时间飞逝,春去秋来。
那个叫宋启元的年轻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慕清偶尔会想起他,想起他离开时感激的泪水,但更多时候,繁忙的生活让她无暇顾及那个已经模糊的记忆。
4.
人们常说,不幸就像是公交车,从不单独到来。
第三年春天,他们唯一的儿子小宇在一次体检中被检出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
医生说需要长期治疗,费用至少在三十万以上。
峰岚和慕清的积蓄远远不够。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多存钱,"峰岚疲惫地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眼睛里布满血丝,"你看,现在出事了吧!"
慕清紧紧握着儿子的检查报告,没有理会丈夫的指责。
"我们一起想办法,"她说,"小宇会好起来的。"
但噩运并未就此停止。
第四年,峰岚所在的公司突然破产,他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重担全压在了慕清肩上。
第五年,慕清所在的银行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她作为普通职员,未能幸免。
一家人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境。
为了给小宇治病,他们卖掉了原本的三室一厅,搬进了郊区一个狭小的两居室。
峰岚变得沉默寡言,借酒消愁,有时会在酒后提起那个偷东西的年轻人。
"两千块,"他摇晃着酒杯,眼神涣散,"如果当初不给他,现在我们会不会好过一点?"
慕清不再反驳,只是默默地收拾着家务。
她知道,两千块对现在的困境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峰岚是在找一个发泄口,仅此而已。
日子就这样艰难地一天天过去。
慕清打两份工,早上在一家早餐店帮忙,下午在超市做收银员。
峰岚也找到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总算能贴补家用。
小宇的病情时好时坏,吃药的日子成了家常便饭。
慕清经常在深夜独自哭泣,但在家人面前,她始终保持着坚强。
5.
转眼间,那个大年初一的傍晚已经过去了十年。
时间如同一把无形的刻刀,在每个人脸上留下了痕迹。
慕清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峰岚的头发早已斑白,而十八岁的小宇,身材依旧瘦弱,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坚韧。
日历上的数字显示,今天又是大年初一。
慕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比平时更加沉默。
门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慕清的思绪。
"谁啊?"峰岚抬头问道,"大过年的还有快递?"
慕清走到门口,透过猫眼看到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她打开门,年轻人恭敬地递上包裹,"阮慕清女士?"
慕清点点头。
"这是您的快递,请签收。"
慕清接过包裹,发现上面没有寄件人的信息,只标注着"给阮慕清女士"几个字。
包裹不大不小,重量适中,包装严实,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是谁寄的?"慕清问道。
快递员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只负责送达。"
慕清关上门,将包裹放在茶几上。
"什么东西?"峰岚和小宇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不明来历的包裹。
"不知道,"慕清回答,"没写寄件人。"
"会不会是广告啊?"小宇问道,"上次王阿姨也收到一个神秘包裹,结果是护肤品的试用装。"
峰岚皱着眉头,"大过年的,应该不会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慕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打开看看。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里面是一个精致的黑色盒子。
她缓缓打开盒子,刹那间,整个家庭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