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那是我给王书记开车的最后一天。八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当他把那个信封郑重地交到我手上时,我只觉得分量不轻,心想可能是一笔丰厚的辞职费。
可当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看清里面的东西时,我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01
我叫李明,今年38岁,8年前还是个闲散在家的无业青年。
那时的我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手里有点积蓄,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天游手好闲,让父母操碎了心。
直到我发小张强打来电话:"明子,市里新来了个书记,正缺个司机,要不要去试试?"
"我?给市委书记开车?"我顿时有些紧张,"我行吗?"
"你小子开车技术在咱们这片谁不知道?再说了,这是个好机会,要是干得好,说不定以后有啥出路呢。"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参加了面试。说是面试,其实就是简单聊了几句,主要考察了一下我的驾驶技术和临场应变能力。
面试结束后,我被带到了一个办公室门前。
"进去吧,书记要见你。"工作人员轻声说道。
推开门,我第一次见到了王书记。他比我想象中年轻,四十多岁的样子,端坐在办公桌后,正在看文件。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平和的笑容。
"你就是李明吧?听说你开车很稳。"
"还行吧。"我挠了挠头,有些拘谨。
"别紧张,就当是普通工作。"王书记站起身,走到我面前,"我这人工作节奏快,但不喜欢车开得太快,安全第一。你能接受吗?"
"没问题。"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开始上班。"
就这样,我成了市委书记王明远的专职司机。
02
第一天上班,我早早就到了停车场,把车擦得一尘不染。七点半,王书记准时出现。
"早啊,李明。"他一边上车一边问,"昨晚睡得好吗?"
"挺好的,书记。"我有些意外他会关心这个。
"别紧张,开车和平时一样就行。对了,我习惯早上先去趟城东的早餐店,你知道城关那家豆浆店吗?"
"知道,我经常去。"
"那就好,那家的豆浆和油条是我的最爱。"
这样的早晨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重复了无数次。渐渐地,我发现王书记是个很有规律的人。
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先去吃早餐,然后去办公室。中午很少回家,大多是在机关食堂简单吃点。晚上通常七点左右下班,特殊情况除外。
"李明,今天我们要去东郊的塔山村,那边路不好走,你要小心点。"一天早上,王书记上车后说道。
"好的,书记。我前两天刚去过那边,路况我熟悉。"
"你去过?"王书记有些惊讶。
"嗯,我周末喜欢到处转转,熟悉一下各处路况,方便工作时应对。"
王书记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有心了。"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王书记的关系也逐渐从上下级变得更加融洽。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话不多,但彼此都很舒服。
有一次下大雨,王书记临时有个会议要参加。我冒雨把车开到楼下,等他出来。
"李明,你等多久了?"王书记撑着伞走过来,见我衣服湿了一大半。
"没多久,刚到。"其实我已经等了快一小时。
"下次这种天气,你就在停车场等我电话,没必要淋雨。"
"没事,我怕耽误您的时间。"
王书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但第二天,办公室就给我配了一件防雨工作服。
慢慢地,我发现王书记其实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他表面上看起来严肃,但实际上很关心下属。每次去基层,他总会和老百姓拉家常,不摆架子。
有次去一个贫困村调研,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路边看我们。王书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给她:"喜欢吃糖吗?"
小女孩接过糖,甜甜地笑了。
回程路上,王书记突然说:"李明,你有孩子吗?"
"没有,还没结婚呢。"我有些尴尬地回答。
"年轻人,该成家就成家,不要总想着工作。"
"我这不是条件还不够好嘛。"
"什么条件不够好?有份稳定工作,人也踏实,挺好的。"
那次谈话后没多久,王书记的夫人居然给我介绍了一个姑娘。就这样,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红。
结婚那天,让我最意外的是,王书记亲自来参加了婚礼,还送了一套厨具做礼物。
"书记,您太客气了。"我有些受宠若惊。
"李明,你是个好小伙子。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就这样,时光在平淡中流逝,一晃就是八年。
03
在给王书记当司机的这些年里,我见证了太多人情冷暖。有的人为了利益趋炎附势,有的人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而王书记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有一次,市里要建一个大型商业中心,投资商找到王书记,希望能够简化审批流程。
"李书记,这个项目对市里的经济发展很有好处,您看能不能..."投资商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精致的盒子往王书记手边推。
王书记看都没看那个盒子一眼:"项目好不好,要通过正规评估。审批流程是为了确保安全和合法,我没权利简化。"
投资商有些尴尬,悻悻地收回了盒子。
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书记,那个项目听起来挺好的啊。"
"表面上看是好,但那块地是湿地保护区边缘,环评肯定过不了。他们想走捷径,我不能答应。"
我不由得对王书记多了几分敬佩。
还有一次,我送王书记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干部。
那位老人已经退休多年,在医院的普通病房里。王书记进去后,和老人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临走时还留下了自己的私人电话号码。
"有什么需要随时打电话给我,别客气。"
出来后,我问:"书记,那位老人是您的亲戚吗?"
"不是,他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教了我很多东西。人老了,最怕的是被遗忘。"
就在那天晚上,王书记接到了老人家属的电话,说老人病情恶化需要转院。二话不说,王书记就让我连夜开车送他去了医院,并协调了市里最好的医疗资源。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慢慢地,我发现王书记表面上严肃,内心却很柔软,他真的在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作为司机,我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我忘记了给车加油,结果在送王书记去重要会议的路上,车没油了,停在了半路上。
那一刻,我的脸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书记,对不起,我...我忘记加油了。"
我以为王书记会大发雷霆,没想到他只是看了看表,平静地说:"打电话叫出租车吧,来得及。"
会议结束后,我忐忑不安地等在外面,准备接受批评。王书记出来后,只说了一句:"记住今天的教训,以后做事要有备无患。"
就这么简单,没有责备,没有处分,只是一句提醒。
这样的宽容让我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也更加尊敬王书记。每天,我都尽可能做到最好,不让他失望。
然而,生活总有意外,计划赶不上变化。
04
八年的时光,我从一个无业游民变成了有家有室的男人。妻子小红给我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的生活平稳而幸福。
直到那个电话打来。
"喂,明子吗?你爸...你爸突发脑溢血,现在在县医院,情况不太好..."电话那头是我妈颤抖的声音。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炸开了。
"我马上回去!"
挂了电话,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这时,王书记从办公室出来,正准备去参加一个会议。
"李明,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书记,我爸突发脑溢血,现在在县医院..."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严重吗?"
"不太清楚,我妈说情况不好。"
"那你现在就回去,我让小张送我去开会。"王书记没有丝毫犹豫,"家里的事要紧。"
"谢谢书记。"
我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医生说情况很不乐观,需要手术,但即使手术成功,以后也需要长期护理。
更糟糕的是,父亲这些年一直在经营的小木器厂现在没人打理,工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医院待了三天后,我不得不回到市里,向王书记请假。
"书记,我爸情况不太好,需要人照顾,而且他那个小厂子现在没人管..."我犹豫了一下,"我想请长假。"
王书记看着我,眼神复杂:"需要多久?"
"我...我也不知道。医生说我爸即使手术成功,恢复期也至少需要半年,而且可能会有后遗症。"
"那厂子呢?"
"如果没人管,可能就要关门了。那是我爸的心血,也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王书记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李明,你考虑好了吗?"
"书记,我真的很纠结,但家里现在确实需要我。"
"我理解。"王书记点点头,"这样吧,你先请一个月的假,好好处理家里的事。一个月后,如果情况还是需要你留在那边,我们再讨论。"
"谢谢书记。"
就这样,我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到老家照顾父亲,同时接手了木器厂的管理。
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但正如医生所说,他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而木器厂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很多客户因为交货延迟已经转向了其他供应商。
一个月很快过去,我不得不再次面对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职,留在老家照顾父亲,同时重新经营木器厂。
我给王书记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
"李明,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吗?"
"书记,我不想离开,但现在家里确实离不开我。"
"那好吧,你什么时候回来办手续?"
"后天吧,我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就回去。"
"嗯,我等你。"
05
两天后,我回到了市里,去办理离职手续。一切都很顺利,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我也很友善,知道我是因为家庭原因离职,都表示理解。
办完手续后,我去了王书记的办公室,想当面向他道别。
敲门进去,发现王书记正在看文件。看到我,他放下笔,示意我坐下。
"手续办好了?"
"都办好了,书记。"
"这八年,你有什么感受?"王书记突然问道。
我愣了一下,思考片刻后回答:"很充实,也很有意义。能在您身边工作,我学到了很多。"
"比如?"
"比如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踏实,对家人要负责,对工作要认真。"
王书记笑了:"听起来像是在拍马屁。"
"真的不是,书记。这些年我看到了太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嗯,我相信你。"王书记站起身,走到窗前,"李明,你这八年,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我有些感动:"谢谢书记的肯定。"
"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你做了正确的选择。"王书记转过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个给你,回去再看。"
我接过信封,感觉分量不轻:"这是..."
"回去再看。"王书记打断了我,"这很重要,别弄丢了。"
我把信封小心地放进包里:"书记,谢谢您这些年的照顾。"
"不用谢,好好照顾你父亲,也照顾好你自己。有需要随时联系我。"
告别时,王书记破例和我握了手,这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
离开市委大楼,我心里五味杂陈。八年的时光,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我回头看了一眼那座我进出了无数次的大楼,然后转身离去。
回到家,妻子小红已经把行李收拾好了,明天我们就要回老家。
"老公,都办好了?"小红问道。
"嗯,都办好了。"我拿出那个信封,放在桌子上。
"这是什么?"
"王书记给的,说很重要,让我回来再看。"
小红好奇地看着信封:"不打开看看吗?"
"现在就看吧。"
06
我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叠文件和一张银行卡。我先看了文件,当看清内容的瞬间,我完全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