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嗨,各位伙伴,我是混哥的小编饕餮。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在广州读的大学,对广州还是有一种亲切感的。
故地重游,理应心情愉悦,
但广州的市调之行,让我感受到的是拥挤、陌生、很卷.........
市调之后,我问自己:这还是我印象之中的广州吗?
01
第一个变化是城市变得更拥挤了。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广州的拥挤程度没有概念,
来,直接给大家看张照片,
摄于2025.3.25 广州海傍站A出口
这是我上周在广州4号线海傍站(亚运城板块)拍的照片,现场估摸着有3000辆电鸡(电单车);
单车嚒~哪里都有,但我没见过这么夸张的电鸡,密密麻麻一片。
电单车不仅把地铁口围得水泄不通,还把地铁前原本“双向三车道”的市政路直接干成“双向单车道”;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为啥广州电单车这么多?
能取得这种“丰功伟绩”主要是因为广州亚运城板块已经发展了10多年,一方面周边的“刚需三件套”——地铁、学校、商业都全部兑现;
另外一方面却是房子的价格低得“发瘟”。
我们走访了多间中介门店,根据中介的表述,目前在售的亚运城89方的房子,大概200万的价格就可以成交;
折算下来,每平米的价格才2.2万;
2.2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番禺动辄均价3万+的市场里吸引力巨大,所以早些年房子卖得多,这房子到地铁的交通工具——电单车就很多!
看完价格,我们又看了租金。
目前广州的租金回报率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最高的,到底了1.8%,部分区域可以达到2.2%到2.6%,
但我们连续看了几个项目,发现番禺大运村周边的租金价格都不高。
比如亚运村媒体村——
78平米的2房,房金3000元都不到,变相让打工人捡了个便宜。
所以,除了房价低,租金低,外加配套完善,这里也就成了广州打工人的首选落脚地。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里房价低、配套成熟就考虑在这个区域买房,那就掉进大坑里了。
先不说“电鸡围城”的问题,在售的楼栋离地铁站走路需要20分钟,每天的早晚高峰能不能挤上接驳巴士又是一个难题。
因为从亚运村附近的海傍站去珠江新城等市中心,要先从万胜围站换乘8号线,再从客村站换乘“死亡3号线”;
什么是“死亡3号线”?
就是早高峰连续挤了8辆地铁都挤不上、在车厢里脚不触地还能站立,所以劝退考虑在亚运城买房的伙伴。
文章至此,肯定有人要反驳我说:3号线东延线以后会接到海傍站,去市区不用换乘那么多次。
但我想反问一句:你知道3号线东延线的饼,已经画了10年吗!
试问: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各位又能等多少个十年?
况且,现在广州的人口不断地增加,2024年 人口增速全国第二,未来拥挤程度只会增加,只会向北京、上海看齐了。
过去十年时间里,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10、20万人;而广州增加了整整400万人,是北京的40倍、上海的20倍;
按这个增长速度下去,广州很快就要成为我国继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后第五个2000万人口城市。
所以,低租金、低房价、配套完善很多时候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所以,人很多,说明不缺接盘侠,但人太多,就变成了“双刃剑”,挥不好,很容易砍到自己。
2025年中国房价会涨吗?推荐阅读《》
02
第二个变化就是市场变得更卷了。
还记得,我刚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那会,“工法展示”还是新鲜玩意,很多开发商对于不会做“工法展示”,
嗯,给小白购房者科普一下,什么是工法展示~
就是展示房屋的建筑工艺、材料品质、施工技术等等。
之所以要做“工法展示”,一方面基于购房者不懂,另外一方面也是开放商的自我宣传,类似与“我很好,我很棒”的意思!
不过呢,之前的楼市行情是“一房难求”,所以开放商偷懒,要么异地样板房、临时展示区,要么“货不对板”、“偷工减料”等成了那会人们诟病的地方。
可广州这一趟市场调研走下来,我明显感觉到:市场,变了
走了20多个项目,所有样板房都是实景样板房,园林也都是按照交付标准来展示。
不仅如此,很多开发商恨不得把“底裤”都扒出来给买房者看看,证明他们的真材实料、证明他们卖这个价格是有道理的、合理的。
以前的“工法展示”都是在售楼部设置一个区域,大概地讲解一下项目的工艺。
现在呢?
直接在样板房抠出一块,把工艺的每一个步骤都展示给购房客户看。
这么做,当然有“给客户吃定心丸”的目的,但也不排除开放商自我炫耀。
毕竟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工法展示,也不是每个开发商都敢展示出来的。
摄于2025.3.25 广州某项目样板房
除了工法展示,承诺“货必对版”外,广州的户型也开始变成了“新物种”
什么是新物种?
除了提高户型使用率,还在户型多变性维度,主推“多变空间”,让购房者看到,“未来生活的样子”
当然,样板房天天看,但真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装修”出样板房的效果。
毕竟普通人买房是为了过日子,日子就太多琐碎东西了!
所以,样板房的美,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伙伴们,你们还记得之前各地推行了“建筑新规”吗?
——也就是允许开发商通过扩大阳台、飘窗的面积来提高房间的实用率,最高可达130%。
相较于其他城市使用“建筑新规”的唯唯诺诺,广州在“新规”使用方面可是大刀阔斧。
近两年时间,广州的产品经历了旧规80%,到新规100%,再到超新规110%。
在踩盘的20多个项目中,只要是2024年或者是2025年入市的项目或地块,都采用了“新规”或者“超新规”。
“旧规”产品的实用率普遍在80%左右,部分极优秀的产品才能做到接近90%,而“新规”或者“超新规”产品动辄就是100%以上。
以番禺的A某项目为例,建筑面积88㎡的户型能做四个房间、两个卫生间,总价才210万;
而与这个项目仅3公里的B项目,开车用时不到6分钟的另外一个项目,92㎡的户型也能做到四房,实用面积97㎡;
我知道,有些伙伴搞不懂使用率和价格的关系,我给大家算算:
代号0A项目,210万能买到110㎡的实用面积,真实单价1.9万;
代号B项目,310万买到97㎡的实用面积,真实单价3.2万;
B项目比A项目的单价,整整贵了67%。
所以,换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愿意多花100万去买6分钟吧。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新产品”对“旧产品”的碾压!
虽然在2024年年底的时候,广州就曾传出“超新规产品收紧”。
但从2025年广州的土拍蓝皮书上公布的土地预挂牌信息来看,“超新规产品”用地的出让数量并没有较往年没有减少。
可以预见,2025至2027年的广州商品房市场必将是新物种碾压旧房子,要多卷有多卷!
2025年中国房价会涨吗?推荐阅读《》
03
第三个变化是客户变得更有信心了。
踩盘的路上和做二手房的中介聊了一下,自从去年“926新政”出来,他们门店每天的带看量就稳步在提升。
尤其是在今年开年后,带看量从年前的几批变成现在稳定的每天20、30批。
不仅带看量上来了,成交周期也是从20多天缩短至一周内,基本上过来看了一次,第二次再复看一下,客户就成交了。
还有一些年前看房看了很久的客户,近期决定出手的时候变得更加果断,不再犹豫。
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让孩子赶上秋季开学,很多客户就在第一季度果断入手了。
与中介聊完,我又看了一下数据。
——根据广州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广州前2、3月的网签量不仅同比增长了23%,网签量还是近八年以来第二高。
这样一来,广州楼市就更魔幻了:
一方面新房以设计新规碾压老旧二手房,以新物种的姿态秒杀老房子,但从成交量看,这二手房仍然攀升!
虽然价格还是跌,但成交量却在攀升!
这说明啥?
说明中低收入的刚需客,在“政策释放期”就上车了
2025年中国房价会涨吗?推荐阅读《》
04
最后,说几点。
1、秒杀
中国楼市就是这样,房价天天涨,没人关心产品,关心绿化,现在房价回调,这房子反而越来越好!
我不知道大家在那座城市,反正广州的商品房,无论是入户大门,还是小区原来,再到户型,真的秒杀大部分城市!
2、止跌了
2025年一季度,广州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7.6%,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止跌信号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广州一手住宅价格同比指数从2024年11月的89.6回升至2025年2月的92.2,二手住宅同比指数从87.5回升至90.6,也呈现止跌筑底迹象
核心区域:天河、海珠等中心城区因优质地块供应(如天河绢麻厂地块单价5万/㎡)和政策托底,房价已企稳并出现结构性上涨
外围区域:增城、从化等郊区仍依赖“以价换量”,2025年1月二手房均价同比下跌8%-17%,去化周期超20个月,短期难有明显上涨
想投资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中给大家讲述趋势和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