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颍川陈万源房家风文化研究会是2023年在遂宁市船山区行政审批局登记成立的正式社会团体,本会成员系自湖南安化迁四川遂宁的陈万源后裔组成,是遂宁市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代表家族。

本族先祖陈万源公,讳天民,号晚郎,奏名法兴,元代湖南新化县人,是鼻祖陈伯万公二十一世孙。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伯万祖恩受都督,平定湖广,卜居今湖南新化县西河镇鹅塘村,夫妇同葬鹅塘金台山。元代延祐年间(1314年到1320年间),万源祖从湖南新化县圳上镇出发,翻越巍峨险峻的大熊山,走茶马古道,一路迁徙到安化县一都一甲竹林溪、次庄等处。自伯万祖至我万源祖共二十一世,后嗣派衍安化者又以万源祖为一世祖。万源祖夫妇同葬安化县老屋后的殿山崙。自此,万源祖后裔主要居住于湖南安化县竹林溪一带,并以旸二湾为中心。

明末清初时期,四川深受连续性战乱荼毒及大面积自然灾害、流传性瘟疫等影响,人口极度锐减,遂宁县一度为虎狼等猛兽盘踞。为了恢复四川人口,振兴四川经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特授权大臣向全国颁发《招民填川诏》。

陈氏家族祖庭安化县旸二湾,地处湘中梅山深处,山高路险,在清初的时候,自然灾害不断,人多地少、缺衣少粮的情况达到极致。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众多先祖思考新的谋生出路。适值朝廷《招民填川诏》下达村中,先祖们纷纷讨论起来,最后一致决定,遴选族中德高望重的前辈带领部分优秀子孙陆续迁川,去四川遂宁开垦荒地、定居繁衍。

据遂宁老池陈家众堂屋藏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本《陈氏增修族谱》,在《招民填川诏》颁发后的第四年,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家族集体会商,遴选族中德高望重、年过七旬的万源公十二世孙陈永禄公(1627年生,1699年殁),携带他四子中的次子陈九纬公(1658年生,1706年殁)、三子陈九维公(1668年生,1707年殁)以及侄子陈九渊公(1657年生,殁年不详)等,从湖南安化旸二湾出发上川,最终徙居四川遂宁县东路仁信里杨渡坝。侄子陈九璜公、陈九琨公等迁到遂宁县东路仁信里杨渡坝附近的射洪嘴、应龙桥等处。侄子陈九日公(1662年生,1723年殁)迁到北路兴贤里陈家湾。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永禄公长孙陈绍坤公(1678年生,殁年不详)、次孙陈绍复公(1685年生,1734年殁)、三孙陈绍晋公(1687年生,1758年殁)等追随爷爷的脚步,一同从湖南旸二湾迁入遂宁射洪嘴一带定居。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永逵公携孙子陈绍鹏公(1694年生,1774年殁)等从旸二湾出发,于遂宁县南路席家沟落担定居。

雍正五年(1727年),永禄公侄孙陈绍栋公(1717年生,1797年殁)自旸二湾迁四川遂宁县北路盐井沟落担定居。

同时期,陈九都公(1633年生,1707年殁)、陈九御公(1643年生,1706年殁)两兄弟迁到遂宁县北路兴贤里宋林湾、梅家坪开荒定居;陈绍龄公(1692年生,1762年殁)迁到遂宁县南路上安里黄泥沟(位今重庆潼南区双江镇)开荒定居,陈九德公、陈九儒公、陈九二公、陈九三公等先祖迁到遂宁县南路上安里(今重庆潼南区吊脚楼)等处开荒定居。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代表性迁川始祖,还有更多族人追随他们的脚步迁来。由此可知,当年我族先祖迁川规模之大、人口之多。他们中,有的将妻室留在家中孝养父母而孤身携子孙远徙,有的将长子留在家中继承家业而携带幼子外迁。如永禄公,迁川时夫人已经去世,留长子、四子在老家守护祖业,其他子孙随他陆续迁川。骨肉分离,千里探路垦荒,何等悲壮!何等智慧!

迁川始祖永禄公等一行奉诏迁川的主要路线,是著名的湘蜀古道,经初步考察,大概线路是:

从湖南安化县竹林溪旸二湾出发,一路水陆联运向西行。先在资江流域江南镇集合,翻越梅山,西行到沅江流域沅陵县,这里是清代辰州府治所,是湘蜀古道水陆转运中心。再经沅江支流酉水上行,到保靖县。保靖县西行至龙山县里耶古镇,这里是为水陆分界点。向西,穿越武陵山区,即进入四川酉阳州(今重庆酉阳县)。在酉阳经水陆联运,在彭水一带坐船,一路顺乌江而下,抵达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从涪陵,沿着长江江岸古道,一路西行,到四川重庆府(今重庆市)。在朝天门三江汇合处,走嘉陵江,再到三江汇合的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区)。在合州沿涪江上行,过安居古镇、铜梁,即到遂宁境内(今重庆潼南区)。再从潼南沿水路古道上行,到涪江东岸杨渡坝(今杨渡街道)及其附近落担定居。

清初湖南安化陈氏家族填四川这股移民潮,时间持续达三十年以上。奉诏填川,前路未知,面对着道路的危险、疾病的肆虐、经济的拮据,先祖们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挨饿受冻,这需要多么强大的体力和意志力!正因为一路奔波艰辛,永禄公到达遂宁落户的次年便留下子孙们去世了。

以永禄公、九日公、九御公、绍栋公、绍鹏公等为代表的陈氏家族先祖们深具非凡胆识与创造能力,他们用聪明才智,在远离故乡千里的新土地上,艰苦卓绝地开垦荒地,累积家业、家学。经过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遂宁陈氏万源裔家族现已发展壮大,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努力贡献着力量。正是先祖们吃苦耐劳、团结坚毅、爱学精思、勇于进取的精神文化基因,滋养并造就着我们今天的事业与成就!

地图书编辑器下载地址

https://www.ditushu.com/di-map-edito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