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看到推送
来源:北京亦庄
今年年初,作者分享了北京经开区推动新扩区教育赋权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消息来源于年初发布的《北京经开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
这说明在官方眼里,教育扩区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这还是挺值得玩味的。
我们记住经开区常说的一句话:企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作者说这些,其实是让大家了解一下,经开区做一些事情的初衷,其次,也能窥探一些规划的发展方向。
好了,话扯远了,其实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教育扩区的时间节点及范围,作者就在这里无责任的推测一下:
一 时间节点
首先,教育扩区的信息出自《北京经开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那么这说明,今年经开区就准备推动这件事了。
来源:北京新闻
其次,我们也注意到,位于台湖片区的北京小学已经官宣,计划于2026年的6月竣工。这个竣工时间公布的时候,本人就认为是奔着2026年9月开学去的。
果不其然,在北京新闻的一段采访中,项目方也明确了这一点。
所以,对于经开区来说,教育扩区本身就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
那么,经开区教育扩区的时间节点也就逐步地水落石出了。
作者猜测,最晚也需要于今年年底之前确认新的教育赋权。这样,就不会耽误北京小学各项正常工作的推进。
比如入学需求调查,正常来说,每年的12月份左右就要开始着手这项工作,然后依据该数据安排相应的师资力量。
那么,如果年底之前拿不到教育赋权,经开区就无法展开北京小学的这项工作。
因此,从实际的工作出发,今年都需要经开区主动的去推动教育扩区,不允许再继续拖下去了。
所以,个人认为,北京小学明年的建成开学,也是倒逼经开区推动教育扩区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之一。
否则如果拿不到新的教育赋权文件,明年建成的北京小学,就需要通州区先暂时管一管了。
二 关于扩区范围
可能方案一 直接扩区至亦庄新城
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该方案有效避免了在经开区范围外,再搞一个特殊的小圈子。属于快刀斩乱麻、一步到位式的方案。
但是,经开区有没有准备这么做?或者说,大兴区、通州区会不会如此的大方?一切还不好说。
只能说,我希望如此,大家也都希望如此。
可能方案二扩区至部分区域
1经开区新建学校
作者认为,本次教育扩区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先得到新建学校的教育管理权限。
首先,这种方案不涉及老校交接的各种问题,比如编制问题等。并且人家愿不愿意过来,都不好说。
不要觉得所有人都认为,经开区的教育发展及待遇,要好于大兴区或通州区。这个其实一直是比较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新建学校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其一切皆从零开始。
尤其是台马地区,从学校的建设到学校的引进,完全是经开区的一条龙服务。
因此,如果台马地区的新建学校划不过来,我想不出还有哪些学校更有资格划过来。
2亦庄镇的北京小学、北京八中
其实亦庄镇的教育层面与经开区本来就没有彻底分开,这个大家都比较了解,其可以说是经开区教育的一块飞地。
而借本次教育扩区的机会,来彻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实属合情合理。
其实,接下来亦庄实验中学北校区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
作者猜测,其大概率会在教育扩区之后官宣其具体位置。那么,待教育扩区成功之后,亦庄实验中学北校区于新城范围内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然,难道让大兴区去管理亦庄实验中学的北校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