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最高神是三清六御,三清,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三位天尊分别象征着创世的三个阶段,元始天尊破混沌鸿蒙,灵宝天尊定阴阳二气,太上老君开天地四方。所以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才说:“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 ,这里的李老君就是太上老君 。

在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中古神话中的盘古,后来都融入到三清的相关体系之中。葛洪的《枕中书》记载:天地日月尚未形成之时,宇宙状如鸡子,混沌玄黄,此时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遨游于其中。在《西游记》里,银角大王称,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



六御指的是六位大帝。实际上,大帝和天尊的区分并非绝对严格 ,天尊也有不同称号,比如元始天尊又称妙无上帝,太上老君又称混元上帝,灵宝道君又叫妙有上帝。因此,三清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三帝,而六御中的神祇也多被尊为天尊。若非要细究区别,三清被尊为上帝,而六御中除玉皇大帝外多称大帝,因为玉皇大帝的本称应为玉皇上帝或穹高上帝。

六御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东方的是青华大帝,青华大帝这个称呼或许有些陌生,但他的另一个名号叫太乙救苦天尊,在《西游记》里,有个极为厉害的妖怪叫九灵元圣,与孙悟空交手,一个照面便将其擒获,九灵元圣正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和太乙真人并非同一个人,太乙真人只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太乙救苦天尊,又称十方救苦天尊,拥有十个化身,以解救十方之难。

南方是南极长生大帝,一提到 “长生” 二字,很多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白胡子、拄拐棍、手捧寿桃、脑袋硕大的寿星形象,但那是南极仙翁,并非南极长生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是南斗六星的化身,与北斗星君相对应。

《搜神记》中有“北斗注死,南斗注生”的说法。南极仙翁与文昌帝君、福星并称为“福寿禄三星”。南极仙翁代表寿星,文昌帝君代表禄星,福星代表福运,他们与三清六御不是一个级别。



真正的南极长生大帝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这位普化天尊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均有出现,只是设定有所不同。在《封神演义》中,闻太师最后被封为普化天尊,统领雷部众神。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跳出炼丹炉后,打进南天门,就遭到普化天尊指挥雷部众神布阵阻拦。需要说明的是,雷部众神并非掌管打雷闪电,那是雷公电母的职责。雷法并非单纯掌控雷电,几乎所有的雷法都可称为雷法。小到呼风唤雨,大到移山填海,皆属雷法范畴,因此普化天尊被视为万法之源。

雷部的职能与宋朝的枢密院类似,设置一府两院三司。一府为神雷玉府,两院是五雷院和驱邪院,三司是万神雷司、雷霆都司和雷霆部司。所以,雷部才是天界军事的主力,托塔天王的十万天兵相比之下只能算二流。为何普化天尊又叫南极长生大帝呢?因为凡人或动物修炼到一定程度会遭遇天劫,而这个天劫正是由雷部发动的,若度不过天劫就会魂飞魄散,度过了便能获得长生,故而普化天尊被称作南极长生大帝 。



北方是紫微大帝,紫微星即北极星,在古人的宇宙观念里,北极星居于中心位置,是众星之首。所以紫微大帝统御万星,也被称为星主。紫微大帝座下有四大元帅,分别是天蓬元帅、天佑元帅、翊圣元帅和真武元帅,这四位皆为道教护法神。天蓬元帅并非《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形象,而是北斗七星之首,掌管30万天兵,统御天罡三十六将,天佑元帅是副元帅,翊圣元帅和真武元帅皆为将军。



西方是勾陈大帝,勾陈大帝与紫微大帝是亲兄弟,斗姆元君生有九个儿子,长子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次子为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儿子是北斗七星。勾陈大帝的地位相当于辅佐玉皇大帝的重臣,辅助玉皇大帝统御三界。



上方的天帝即玉皇大帝,又称穹高上帝,掌管三界十方六道四生。下方是后土皇地祇,她是三清六御中唯一的女性神祇。后土皇地祇统领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犹如大地母亲。如此,玉皇大帝、勾陈大帝、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清华大帝、后土皇地祇,便分别对应了东南西北上下六御。若除去天帝玉皇大帝和地祇后土皇地祇,勾陈大帝、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清华大帝就是四御大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