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为道教玉京尊神。今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明朝以后,因受朝廷崇信,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代民间仍十分普遍。

玄 天 宝 诰

志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弈使。佐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真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信 仰 由 来

真武信仰源自先秦时期的玄武神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玄冥、玄龟的信仰,战国末年屈原在《楚辞》中提出玄武一词。至秦汉时期,玄武已经被记载为龟蛇交缠之象。西汉,阴阳五行学说得到发展,人们便将北方七宿总称为玄武,将其列为四灵、四象之一,成为北方方位的代表与象征。东汉后期,随着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天神学理论兴起,四灵被纳入神性谱系,被神性化,成为“四神”。

至宋代,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彻底转换为人格神。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君权神授”的手段,借玄武之名,为自己登基获取正当性的理由,并将玄武封为“翊圣将军”。宋真宗将玄武塑造成宋朝的保护神。宋代,为了维系统治,从道教中另创了一个赵姓之神作为圣祖,其名为赵玄朗,又因宋真宗曾改名玄休、玄侃,为了避讳,玄武最终被改名为真武。嘉定二年,宋孝宗颁发《诰词》宣扬真武神威,并特封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理宗时,又加封真武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福德衍庆仁济正烈真君”。至元成宗大德七年,铁穆耳正式敕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明朝,成祖朱棣也崇信真武,据《鸿猷录》记载是因为在朱棣起兵“靖难”时,得真武率兵相助。其实这是因为真武神是北方之神,而朱棣起兵也是在北方,且真武信仰在元代时民间就较为流行,朱棣借真武神信仰,假号神佑,以坚定其起兵的信心,借助神灵广造舆论,以获社会的认可。即位后,朱棣就对真武神尊之尤甚。不仅对真武歌功颂德,大兴宫观,还遣官致祭。武当山就是朱棣一次性建成的道教宫观群,并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视之为“五岳之冠”,在天柱峰顶冶铜为殿,饰以黄金,以供奉玄武神像于中。



北 方 之 神

玄武在天文二十八宿体系中,是北方七宿的总称。《楚辞·远游》注:“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而古人认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训》称其为颛顼、辰星、玄武。玄武作为北方星神,其实地位并不高,常被当作“北帝颛顼”的从神。因较内容复杂,而玄武被民众所熟知,故以玄武为北方之神。

水 神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北方为水,所以玄武又具备水神属性,古籍中记载玄武为水神之名,是水土之官,镇北方,主风雨。《九章怀句》称“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的咒语中,真武自称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而“太阴”和“水位”也都指代北方。

在真武信仰的传播过程中,水神神格深受民众信仰,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神格扩展。宋朝时,许多神灵都有降雨降晴的功能,真武是其中之一。他可以普降甘霖,也可以奏请地位更高的天皇大帝削减降雨天数。真武专属道经认为,真武虽是众多水神之一,但灵验概率非他神可比。而火灾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心腹大患,而真武的水神属性可以克火,逐渐也被人奉为禳火之神。

民众相信祭祀水神真武能够兴云致雨,当然也能防洪减灾。朱明王朝崇奉真武,多次为真武修建宫观,希望真武大帝庇佑大明王朝风调雨顺。各地官员遇水、旱之灾,也多向真武祈求庇佑。而在沿海地区,真武往往具有海神的属性,他们相信有真武方可镇住海潮,岭南地区降水很多,供奉真武则多为镇水之用。



伏 魔 驱 邪

每一部真武专属经典,都有关于真武斩妖除魔的记录。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中,真武都是法力无边的北方伏魔神将。《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说,(元始天尊)面对从人间东北方直冲天宫的黑毒血光之气,命真武率神兵下凡,降伏妖魔,济世度人,有纠察三界的权力。真武仅用七天,就荡尽天下妖魔。

护 国 之 神

在古人的观念中,妖魔总与疾病、战乱联系在一起。《真武启圣记》《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古籍中,真武的伏魔属性得到增强,真武伏魔的重点由佑民变成了护国,真武由伏魔之神变成了助战卫国的护国之神,他通过收断妖魔、分判人鬼来拯救天下苍生。这些古籍中,真武或是化身人间,或是显灵杀敌,或是改变天象,助顺讨逆,或是威灵附体,助战保胜,或是接受召请,遣兵助战。



司 命 之 神

古人将人的寿命归结为“司命之所属”。北方玄武首宿称为斗宿,俗称南斗。道教兴起后,认为南斗注生,人们相信祭拜南斗可以增寿。而且龟本身也具有长寿和不死的象征,所以玄武又为司命之神。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在就写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但是,真武的延寿功能主要针对的是帝王,《星经》载:“南斗云星,主天子受命“。在《真武启圣记》中就有真武真君为宋仁宗延寿的故事。



禳 灾 之 神

许多道教神灵都有禳灾的职能,真武也是其中之一。真武掌管元和迁校府,负责考校神人功过,每月一度下降人间,观世人功过。《玄帝实录》云:“玄帝以道德开化,如天地湛然默有成功之理,无一时不念众生,无一刻不怜下土,每知劫数,必先以开济之诚,上奏金阙,匈减分数,至於蛮夷猾夏之处,亦行教化,可谓大慈普救无上法王也”。从宋朝开始,社会上已经流传许多真武救度信众的故事,所以古人在遭遇饥馑、瘟疫等灾难时,都会祈求真武禳灾。但真武的解禳消灾是有原则性的,在传说故事在,真武对于坏人的祈求,不会护佑反而会惩戒。



阴阳交感 演化万物

玄武为龟蛇缠绕的形象,被认为是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蛇自古即有生育繁衍之意,所以龟蛇合体也成为生殖崇拜的象征,玄武又成为生殖之神。《周易参同契》中说:“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这就是利用龟蛇纠盘来说明阴阳相合的观点。因此古人便把真武附会为送子之神,而且由于真武的多重神格,人们认为他赐下的孩童,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在明朝,无子嗣,求真武已经成为大众常识。



文 献 记 载

《道法会元》:“教主北极镇天真武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玄帝果先天始炁五灵玄老太阴天一之化。”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按《混洞赤文》所载,玄帝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为太元真人,下三皇时下降为太乙真人,至黄帝时下降为玄天上帝。开皇初劫下世,紫云元年,岁建甲午,三月初三甲寅庚午时,符太阳之精,托胎化生净乐国王善胜夫人之腹,孕秀一十四月,则太上八十二化也。

《玄天上帝启圣录》中说,玄帝诞于王宫,“生而灵异,举错隐显,聪以知远,明能察微,年及七岁、经书一览,仰观俯视,靡所不通。”十五岁“辞亲慕道”,经历了“元君授道”、“天帝赐剑”、“九渡涧阻群臣”、“童真内练,捂杵成针”以及“折梅寄榔”、“蓬莱仙侣”等,而于“紫霄圆道”至“白日上升”玄帝飞升至金阙,朝参王陛,上帝告曰:卿往北方统摄玄武之位,以断天下邪魔。”“玄帝所居之宫,则曰天一真庆宫,在紫微北上太素秀乐禁上天,太虚无上常融天,二天之间宫殿巍峨,皆自然妙炁所结,此处则玉虚无色界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