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竟然能救一个人的命。”小毛贼低着头轻声说。

“走正道吧,孩子,人生还长着呢。”母亲的声音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我一定会记住这份恩情,总有一天……”男孩的眼泪滴在了地上。

村里人都说张月兰心太软,可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的那个包裹。

“善良从来都不是浪费,只是有些果实,需要时间来成熟。”



01

正月初一的傍晚,天空飘着细雪,张月兰忙着给全家人准备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出阵阵香味。

村庄早已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贴上了大红的对联,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氛围。

张月兰的手在面板上来回揉搓,那是一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的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色的泥土

她的脸上挂着疲惫但满足的微笑,这一年的收成不算好,可总算熬到了过年,一家人能团圆在一起吃顿好的。

“娘,我帮您切菜吧。”十岁的儿子小伟走进厨房,眨巴着大眼睛。

“去去去,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去外面放鞭炮玩儿吧,厨房里油烟大,小孩子别进来。”张月兰挥了挥手,小伟却没有离开。

小伟倔强地站在门口:“爹说过,您身子骨不好,我得帮着您做事。

张月兰听了这话,眼睛微微湿润,揉了揉儿子的头:“你爹出去做工了,这大过年的还没回来,肯定是路上堵车了。”

厨房外传来婆婆的喊声:“月兰啊,饺子和年糕都准备好了吗?我那当工人的儿子也真是的,大年三十了还不回来。”

张月兰没有回应婆婆的抱怨,只是埋头继续和面:“小伟,去看看你奶奶需要什么。

小伟点点头,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留下张月兰一个人在厨房里叹气。她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旧日历,那是丈夫去年托人从城里带回来的,上面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看起来很喜庆。

夜幕降临,村庄被黑暗笼罩,只有零星的灯光点缀着。家家户户都关上门窗,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张家也不例外。虽然丈夫没有回来,张月兰还是将年夜饭准备得丰盛

饭桌上,婆婆看着一盘盘菜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月兰,今年虽说日子紧巴,你这饭菜倒是做得比去年还丰盛,只是可惜你男人没回来吃上这一顿。”

张月兰笑了笑:“他肯定有事耽搁了,可能明天就回来了。”她说这话时,眼角有一丝不自然的抽动。

小伟坐在一旁,眼睛盯着桌上的饺子,咽了咽口水:“娘,我能先吃一个饺子吗?”

“等到十二点再吃,这是规矩。”婆婆严肃地说。

张月兰看着儿子失望的表情,悄悄从盘子里拿了一个饺子,塞进小伟的手里:“趁热吃。”

婆婆看见了,却只是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儿媳妇心疼孩子,尤其是在丈夫不在的时候,更加疼爱这个唯一的儿子。

吃完饭,张月兰收拾着碗筷,婆婆已经去睡了,小伟也迷迷糊糊地趴在桌子上打盹。张月兰轻声说:“小伟,去床上睡吧,天冷。”

小伟揉了揉眼睛:“我不困,娘,我想等爹回来。

张月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你爹今晚可能回不来了,明天肯定到家。”

小伟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拖着脚步走向自己的小床。张月兰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楚。

她知道儿子多么期待父亲回家过年,可是丈夫已经三个月没有音信了,工厂那边说他早就离开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厨房里,张月兰留了一盏小油灯,微弱的光照亮了她憔悴的脸。她将剩下的饺子小心地放在锅里,盖上盖子保温,以备夜里饿了可以吃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窗户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

夜深了,村庄陷入沉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鞭炮的响声。张月兰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想着丈夫的去向,想着来年的日子该怎么过。

正当她准备起身喝口水时,厨房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张月兰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那声音很轻,像是有人在小心翼翼地移动什么东西。

“老鼠吗?”张月兰心想,却又觉得声音太大了。她轻手轻脚地下了床,拿起放在床头的一根木棍,慢慢走向厨房。

厨房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张月兰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翻动桌上的东西。那人身穿破旧的棉衣,背影看起来十分单薄,像是一个孩子。

张月兰推开门,木棍高高举起:“谁?”

那人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满是污垢的脸。那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眼睛因惊恐而睁得大大的,手里紧紧攥着几个饺子

02

男孩看到张月兰,像是受到惊吓的小兽,想要逃跑又不知道从哪里逃。他的目光在张月兰手中的木棍和门口之间来回游移,张月兰能看出他的恐惧。

你是谁家的孩子?”张月兰放下木棍,轻声问道。

男孩没有回答,只是警惕地盯着张月兰,身体紧绷着,随时准备逃跑。

张月兰注意到男孩手里的饺子,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钱袋,那是她为过年准备的一点零钱,袋口已经被打开了

“孩子,饿了吧?”张月兰的声音柔和下来。

男孩还是不说话,但眼神中的警惕稍微减轻了一些。他的脸上有几道冻伤的痕迹,嘴唇干裂

张月兰叹了口气,走到灶台前,轻声说:“那些饺子都凉了,我给你热一碗吧。”

男孩似乎没料到这样的反应,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张月兰没有等他回答,就点燃了灶火,将锅里的饺子重新热了起来。

热气很快充满了小厨房,男孩的眼睛直直地盯着锅里的饺子,喉结上下滚动。张月兰找出一个碗,将热好的饺子盛了出来,推到男孩面前。

吃吧,别怕。”张月兰坐在桌子的另一边,平静地说。

男孩犹豫了一下,最终抵不住饥饿的诱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吃相粗鲁,却又小心翼翼,生怕饺子会突然消失。张月兰看着他,心里一阵酸楚。

“你家在哪里?”当男孩吃了一半时,张月兰再次问道。

男孩停下来,眼神闪烁:“没有家。”

“爹娘呢?”

“死了。”男孩低着头,声音很小,但足以让张月兰听清。

张月兰沉默了,她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小伟。如果有一天小伟像这孩子一样无依无靠,该怎么办?

“几岁了?”

“十五。”男孩回答得很简短,又埋头吃饺子。

张月兰起身,倒了一杯热水给他:“慢点吃,别噎着。”

男孩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张月兰注意到他的手指又黑又脏,指甲里满是污垢,看起来很久没洗过了。

“你一个人在外面流浪?”



男孩点点头,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你要报警吗?”

张月兰摇摇头:“不会的。”

男孩放松了一些,又开始吃饺子:“我以为你会打我,或者叫人来抓我。”

“我为什么要那样做?”

“因为我偷了你的东西。”男孩直率地说,眼睛盯着张月兰,似乎在测试她的反应。

张月兰叹了口气:“那些钱不多,你拿去也没什么用。”

“可以买吃的。”男孩说。

“你平时都怎么过日子的?”张月兰问,声音里带着关切。

男孩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捡垃圾,有时候做些零工,饿了就……”他没有说完,但张月兰明白他的意思。

“就偷东西?”

男孩点点头,低下头:“除了偷,没办法活下去。”

张月兰看着男孩空了的碗,站起身来又盛了一些饺子:“再吃点吧,吃饱了。”

男孩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了碗:“谢谢。”这是他第一次道谢。

“这么冷的天,你住在哪里?”张月兰继续问道。

“火车站附近有个废弃的小棚子,我和几个人挤在那里。”男孩说,“但前几天被人发现了,赶了出来,现在只能到处找地方。”

张月兰看了看窗外,雪还在下。她想了想,从柜子里拿出一件丈夫的旧棉袄:“这个给你穿吧,外面冷。”

男孩没有伸手去接:“为什么要帮我?我是小偷。

“因为你还是个孩子。”张月兰简单地回答。

男孩低头看着碗,喃喃道:“我从来没遇到过你这样的人。”

张月兰走到钱袋前,从里面拿出几张钞票,递给男孩:“拿着吧,别再偷东西了,做人要走正路。”

男孩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你……你给我钱?

“不多,但足够你撑几天了。明天去火车站附近找工作,说不定能找到稳定的活计。”张月兰说。

男孩接过钱,手微微发抖:“我……我该怎么报答你?”

不用报答,只要你以后不再偷东西,好好做人就行。”张月兰温和地说。

男孩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跪在地上,对着张月兰磕了三个响头:“大娘,我记住你的恩情了。”

张月兰急忙去扶他:“别这样,快起来。”

男孩站起来,将钱和衣服小心地收好,眼里含着泪水:“我叫李强,大娘,我记住您了。”

“我姓张,你叫我张大娘就行。”张月兰说,“天冷,你赶紧找个地方休息吧。”

03

李强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张大娘,我一定会记住今天的,记住您的样子,记住这碗饺子的味道。”

张月兰笑了笑:“去吧,小心点。

李强穿上棉袄,向张月兰鞠了一躬,转身向门口走去。张月兰跟在后面,轻轻打开门,外面的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银白。

李强回头看了一眼,又对张月兰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转身离去,背影在雪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张月兰站在门口,目送着他消失在夜色中。

“娘?”身后传来小伟的声音,张月兰吓了一跳,转过身来。

小伟穿着睡衣,站在走廊上,揉着惺忪的眼睛:“娘,刚才那是谁啊?

张月兰走过去,摸了摸儿子的头:“一个可怜的孩子,饿了,来讨饭吃。”

“您给他吃的了吗?”小伟问。

“给了,还给了点钱。”张月兰如实回答。

小伟皱起眉头:“可是爹不是说过,不能随便给陌生人东西吗?”

张月兰叹了口气:“有些时候,人需要帮助,我们能帮就帮一把。

小伟似乎不太明白,但也没再追问,只是说:“娘,我冷。”

张月兰将儿子抱起来:“走,回去睡觉。”

回到房间,张月兰给小伟盖好被子,轻声说:“小伟,记住,做人要善良,要正直。”

小伟点点头,很快又睡着了。张月兰坐在床边,想着刚才那个叫李强的男孩,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安身之处。

外面,雪又开始下了,张月兰拉紧了窗户,看着飘落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岁月如梭,转眼二十年过去了。

张家的老屋子还是那个老屋子,只是墙壁更加斑驳,木门更加陈旧。院子里的老槐树长得更高了,夏天的时候,绿荫覆盖了大半个院子。



张月兰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削着土豆皮。她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像是刻在黄土地上的沟壑。她的手依然粗糙有力,岁月的痕迹只在那些老茧上加了几道深色的印记。

张婶,又在准备晚饭呢?”隔壁王大妈挎着篮子从门口经过,笑着打招呼。

张月兰抬头笑了笑:“是啊,小伟今天要回来,我多准备些菜。”

“你那儿子有出息,城里工作,还记得回来看你,不像有些白眼狼,有了工作就把老娘老子忘了。”王大妈感叹道。

张月兰摇摇头:“哪有您说的那么好,他就是个普通人,做着普通工作。”

王大妈笑着摆摆手,继续往前走去。张月兰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想着自己的儿子。

小伟确实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在县城里找了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是稳定。只是这两年,家里的日子不太好过。

丈夫早在十五年前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她和小伟相依为命。小伟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她咬牙供他读完了书。

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可去年家里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一场大雨后屋顶塌了一角,修房子花了不少钱。

更糟的是,张月兰自己也生了场大病,虽然保住了命,但欠下了一屁股债。小伟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债,自己的生活也过得紧巴巴的。

“月兰,在家呢?”村长刘大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张月兰放下手中的活,起身迎了出去:“刘大爷,有事吗?

刘大爷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村里德高望重,是村里的主心骨。他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脸上带着笑意:“给你送信来了,刚从邮局拿的。

张月兰接过信封,有些诧异:“谁给我写信?现在谁还写信啊?”

刘大爷笑着摇摇头:“我哪知道,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张月兰道了谢,刘大爷又聊了几句家常,这才离开。张月兰拿着信封回到院子里,坐在石凳上,仔细看着这个信封。信

封上没有寄件人的名字,只有收件地址和她的名字,字迹工整清秀。

“会是谁呢?”张月兰自言自语道,小心地拆开信封。

信里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张大娘,二十年前的大年初一,您的善良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一直没忘记您,也没忘记您说的话——做人要走正路。如今,我想报答您的恩情。明天上午,会有一个包裹送到您家,希望您能收下。

信的落款是“李强”,没有其他信息。

04

张月兰看完信,愣住了。李强?二十年前的大年初一?她努力回忆着,模糊的记忆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那个雪夜,那个偷偷溜进家门的小毛贼,那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离开时男孩含泪的三个响头。

“真的是他?”张月兰喃喃道,有些不敢相信。那个瘦弱的男孩如今怎么样了?他还记得自己,还记得那个雪夜的相遇,这让张月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正当她沉浸在回忆中时,院门被推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娘!”是小伟回来了。

小伟三十岁了,身材高大健壮,脸庞轮廓分明,眉宇间有几分坚毅。他身上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水果和点心。

张月兰收起信,喜笑颜开地迎了上去:“回来了?我正准备晚饭呢。”

小伟把东西放在桌子上,看了看母亲:“娘,您看起来气色不错啊。”

张月兰笑着说:“那是,我这身子骨硬着呢。”

小伟脱下外套,挂在墙上的钩子上:“娘,我这次回来,是有事跟您商量。

张月兰心里一紧:“什么事啊?”

小伟坐下来,表情严肃:“我想把您接到县城去住。”

张月兰摇摇头:“不行,我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哪里都不去。”

“可是您一个人在这里,我不放心。”小伟皱着眉头,“我工作忙,不能经常回来看您。”

张月兰拍拍儿子的手:“放心吧,村里人都认识,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帮忙的。

小伟叹了口气:“娘,您就是太好心了。村里谁家有事,您总是第一个去帮忙,自己的事情反而不管不顾。”

张月兰笑了笑:“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和睦相处吗?再说了,我这辈子没做什么大事,能帮就帮一把,也是为自己积德。”

小伟摇摇头,没再说什么,只是起身帮母亲准备晚饭。张月兰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想着那封信,想着明天会收到的包裹。

她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小伟,最终还是决定等包裹来了再说。

晚饭很简单,一盘炒土豆丝,一碗鸡蛋汤,一盘炒青菜。张月兰和小伟坐在桌前,聊着村里的事,聊着小伟工作的事。

“娘,乡里那个投资项目,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小伟突然问道。

张月兰放下筷子:“我不准备投钱。”

小伟有些着急:“娘,那可是个好项目,投一万,一年后能拿到一万五,您手里不是还有点积蓄吗?”

张月兰摇摇头:“那点钱是应急用的,不能乱花。再说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我不信。

小伟叹了口气:“娘,您总是这样,太保守了。这是县里牵头的项目,怎么会有问题?”

“不管怎样,我不投。”张月兰态度坚决。

小伟知道母亲的脾气,也不再劝说,只是低头吃饭。张月兰看着儿子失望的表情,心里有些不忍,但她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吃完饭,母子俩坐在院子里乘凉。夏夜的星空格外明亮,蝉鸣声不绝于耳。张月兰看着满天的星星,想起了那个雪夜。

“小伟,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晚上,有个小偷进了咱家吗?”张月兰突然问道。

小伟愣了一下,仔细回忆:“好像有这么回事。我记得您还给他热了饺子吃,给了他钱。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偷东西的人东西。”

张月兰笑了笑:“你还记得啊。”

“当然记得,我当时还挺生气的,觉得您太傻了。”小伟说,“后来我长大了,才明白您是心善。

张月兰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星空,心里想着那个叫李强的男孩,想着他会送来什么样的包裹。

第二天一早,张月兰就起床了。她扫了院子,擦了桌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客人。小伟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有些疑惑:“娘,您今天怎么这么勤快?”

张月兰笑了笑:“家里来客人了,当然要收拾干净点。”

小伟更加疑惑:“什么客人啊?”

张月兰神秘地笑了笑:“等下你就知道了。

上午十点左右,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张月兰急忙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穿制服的快递员,手里拿着一个中等大小的纸箱。

“请问是张月兰女士吗?”快递员问道。

张月兰点点头:“是我。”

“您有一个包裹,请签收。”快递员递上签收单。05

张月兰签完字,接过包裹,感觉有些沉。快递员离开后,她抱着包裹回到院子里,小伟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了。

“娘,这是什么东西?谁寄来的?”小伟好奇地问。

张月兰将包裹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拆开外包装。包裹上没有寄件人的信息,只有一张纸条贴在上面:“善有善报,谨记二十年前的恩情。

“什么意思?谁寄来的?”小伟更加困惑了。

张月兰深吸一口气,轻轻掀开纸箱的盖子。

盖子刚一掀开,里面的东西立刻映入眼帘,张月兰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手捂住嘴巴,脸上满是震惊和不可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张月兰喃喃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