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圭海四记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圭海四记专注于闽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记录以海沧为中心的龙同海地区的文史现象,因地域及见识局限,难免主观臆断,欢迎指教、批评。
以下合计约1,087字,如有缺失、纰漏,敬请留言告知:
天顺《天下一统志》
在府城东南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屿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诗: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弘治《八闽通志》
在府城东南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诗: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正德《漳州府志》
在府城东南海中。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一名赤屿。
嘉靖《龙溪县志》
在县东南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诗云:“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万历癸酉《漳州府志》
在大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诗云:“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
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龙溪县南厢外,亦有丹霞山,与此不同。
崇祯《闽书》
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即圭屿也,在海口中央如龟浮水面,亦名龟屿。
崇祯《海澄县志》之一
一名赤屿,在大海中。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暮色如霞,故名。按淳祐志以屿属漳浦,应是澄与镇海接连处。宋时澄与镇海俱未立,因其去龙稍远,故以属浦耳。《闽书》谓丹霞屿即圭屿,郤误甚矣。郑爵魁丹霞屿诗:海门盘礴水东流,古屿浮天望十洲。五夜霞光生日岛,千年蜃色幻丹丘。潮来纶藻青青泛,月上渔罾黯黯收。朝暮近传喧鼓角,楼船诸将急防秋。
崇祯《海澄县志》之二
在大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为丹,暮色为霞,故名。详见山川志。
康熙《漳州府志》
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龙溪县南厢外亦有丹霞山,与此不同。
乾隆《福建通志》
一名赤屿。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即圭屿也。在海口中央如龟浮水面,亦名龟屿。
乾隆《漳州府志》
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龙溪县南厢外亦有丹霞山,与此不同。
光绪《漳州府志》
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龙溪县南厢外亦有丹霞山,与此不同。
注曰:漳州,以境内有丹霞山、丹霞屿而雅称“霞漳”。漳州郡城东南的丹霞屿,早在北宋初年便已闻名,然而到了明代,丹霞屿指代何处却成了疑问。有人认为是九龙江口的圭屿,也有人认为是漳浦县境的赤屿。尽管如此,以九龙江口为所在地的丹霞屿,还是获得大量文人的青睐。以今日视角,除了圭屿外,丹霞屿还可能指代火烧屿或鼓浪屿,至于最终答案如何,可能还需时日才可揭晓。
○《海沧方志汇编》章节目录如下:
----舆地志·屿----
----舆地志·礁----
----舆地志·岭----
----舆地志·山----
兹土久远,追远不易,只为留存一个有温度的圭海记忆。
圭海四记
Amoynotes
中国·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