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3月29日,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实施已过去四年多。在这片热土上,退役军人的权益保障正以可见的速度提升。但你是否知道,国家将部分退役军人列为“重点优抚对象”,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特殊优待?这些政策不仅是纸面上的承诺,更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英雄的故事,感受国家与社会对他们的敬意与关怀。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各地政策实践,重点优抚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退役军人及家属:

1. 参战退役军人

那些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人,是国家安全最直接的捍卫者。无论是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还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战士,他们的名字被铭记在“参战退役军人”的名单中。例如,云南省大理市为参战老兵提供景区免票、医疗优先等83项优待,让他们的付出被看见。

2. 因战、因公致残的退役军人

在服役期间因战斗或公务导致伤残的军人,国家通过高额抚恤金和终身医疗保障给予支持。例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可享受100%医疗补助,七至十级也有75%的报销比例,部分地区还提供假肢、代步工具等辅助器械的免费申领。

3.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英雄虽逝,但他们的家庭并未被遗忘。国家为遗属提供经济补偿、子女教育优先、医疗保障等支持。张家港市2024年调整的优抚政策中,烈士遗属的抚恤金标准高达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工资,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


此外,还有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试涉核退役军人等群体,他们在特殊环境中为国防事业付出健康代价,国家通过定期补助、医疗减免等方式给予帮扶。

这些重点优抚对象的优待并非停留在口号,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医疗机构,重点优抚对象可凭证件优先挂号、就诊、取药。例如,韩城交大医院为退役军人提供医保外自费部分10%的优惠,单次最高减免2000元;部分地区的残疾军人甚至享受全额公费医疗,连康复治疗费用也由国家承担。

山西省平定县的公交车上,退役军人刷卡时,系统会自动播报“致敬老兵”的语音。自2024年起,该县37条公交线路对全国持证退役军人免费开放,190辆公交车升级语音系统,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荣誉的见证。深圳新桥街道的双拥商圈更联合85家商户,为军人军属提供餐饮、购物8折优惠,将尊崇融入日常消费。

文旅领域的优待尤为亮眼。大理市12家景区对全国退役军人免首道门票,其他景点提供免费讲解或折扣;杭州市的“军人驿站”为退役军人提供低价住宿,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

经济支持是优抚的核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高优抚标准,各地积极响应。例如,张家港市对在新疆服役的义务兵家庭按3倍标准发放优待金;杭州市、天津市的抚恤补助远超国家标准,确保战友们的生活水平。

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正在重塑。平定县的公交车语音播报、新桥商圈“拥军门店”的牌匾、各地“最美退役军人”的评选,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军人荣誉不容遗忘。2025年国务院报告再次强调“完善双拥机制”,各地29部门联合出台183项优待目录,涵盖就业、住房、教育等领域,让尊崇成为全社会共识。

这些政策的根基,是《退役军人保障法》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支撑。例如,保障法第53条明确退役军人凭优待证享受公共交通、文化旅游优待,而条例第13条详细规定了抚恤金的计算方式。尽管法律未直接使用“重点保障对象”一词,但通过对参战、残疾等群体的特殊倾斜,体现了“贡献越大、优待越厚”的原则。


当然,政策的落地仍需时间。有老兵反映,部分地区的优待证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本地,医疗报销比例参差不齐。但变化正在发生:洛阳市已开通优待证补办绿色通道,退役军人只需到乡镇服务站即可完成挂失与换新;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普及,也让战友们有了“找得到人、办得成事”的底气。

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从医疗优先到公交免费,从景区免票到商圈折扣,这些优待不仅是政策的温暖,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对英雄的集体致敬。当我们听到公交车上“致敬老兵”的播报,当我们在商圈看到“拥军门店”的标识,不妨停下脚步,向那些曾用青春守护山河的身影道一声:谢谢!

(注:本文政策信息综合自《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各地政府公开文件,具体优待以当地最新规定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