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放水造就了意外发现,一辆沉入水底的车,打开车门的一刻,骇人的一幕永远刻

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记忆:两具腐败的尸体静坐车中,系着安全带,像是等待着这

一天被人发现,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平静,仿佛只是睡着了。



01

"水位降得差不多,今天能捞鱼了。"

2015年10月的一天,浙江临安山脚下,老程抬眼望了望水位明显下降的水库,喃喃自语。这座有着五六十年历史的高山水库几乎年年足水,却因今年坝体出现裂痕而被迫放水整修。水位下降带来的不便让山民们叹息,却让老程看到了商机。

几千斤鱼等着上岸,老程已经联系好收购商,昨晚合计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此刻,几个帮忙的亲友正在岸边摆弄着渔网。

"网往东拉,水浅的地方先捞!"老程挥手指挥。大伙应声而动,高高挽起裤腿,站进及膝深的水中。

一道粗大的黑影在浑浊的水中若隐若现,老程本以为是一条大鱼,正欣喜着,却听见远处一声惊叫:"快看,那边有什么!"

顺着手指方向,一块突兀的银灰色金属物从水面露出来,形状诡异。随着水位继续下降,露出的部分越来越多,像一个沉睡的怪物在苏醒。

"那是车顶!有辆车掉水库里了!"老程脑中轰然一响,他踉踉跄跄奔过去。车顶越露越多,透过模糊的车窗,隐约可见前排座椅上有人形的轮廓。

捕鱼的亲友围拢过来,所有人都噤了声。老程心跳得厉害,颤抖着手打电话报警。

"喂,是110吗?我...我在临安桃源水库...这里的水库里,有辆车,还有人..."

不到半小时,警笛声划破了山间的宁静。警方封锁现场,联系专业打捞队。闻讯赶来的村民越聚越多,议论纷纷。老程只觉得双腿像灌了铅,动弹不得。

打捞队赶到后,立即展开行动。一辆银灰色轿车缓缓从水中升起,车身布满淤泥,散发着腥臭。消防人员撬开车门,一股浓郁的恶臭扑面而来,人群中爆发出惊恐的抽气声。

老程强忍着呕吐感,看清了车内景象:驾驶座和副驾驶的人都系着安全带,一动不动。男驾驶员身形消瘦,头部前倾,女副驾驶身穿花裙,头发松散地搭在肩上。他们的皮肤呈现诡异的灰白色,部分已经腐烂,散发着恶臭。两人如同商量好一般,保持着端坐的姿势,仿佛只是在等一场永不会开始的旅程。

警察迅速戴上口罩和手套,进行现场勘查。随着尸体被移出车外,众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的随身物品保存完好,甚至连证件都还在身上。

"知道这两个人是谁了,"一名警官站起身,眉头紧锁,"王姓男子,42岁;女的姓李,34岁,有丈夫,还生了两个孩子。"

老程望着浑浊的水面,只觉得脊背一阵发凉。一个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这水库的秘密,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要黑暗得多。



02

法医脱下乳胶手套,走出殡仪馆的太平间,向等待在外的刑警汇报。两具尸体已经过了腐败期,处于白骨化初期,但因水温较低,腐败过程比常规情况慢了些。死亡时间推测在一年半前,初步判断为溺水身亡。

"车内两人身份已确认,"刑警队长翻看着报告,"驾驶座的男子叫王海,贵州人,42岁,在浙打工十几年,前几年离了婚,无子女。副驾驶的女子叫李芳,也是贵州人,34岁,嫁到本地,育有两女。"

"排查了失踪人口系统,这两人失踪于2014年5月。李芳的丈夫曾报案寻人,案子一直悬着。奇怪的是,王海这边却没有人报失踪。"

"通知家属了吗?"

"李芳的丈夫张明在赶来的路上,王海这边还在联系亲属。"

张明抵达殡仪馆时已是下午三点。他神色恍惚,两眼布满血丝,像是一夜未眠。助理法医递上一杯热水,他端着却未喝一口。

"尸体确实是您妻子李芳,"队长拿出照片,张明盯着看了半晌,抬手擦去脸上的泪水。这一年多,他始终抱着希望,总觉得妻子还活着,只是有原因不能回家。从未想过再见,会是在这样的场合。

"我需要您帮忙确认,您是否认识王海,"队长又递上一张照片,张明眉头紧锁,随即摇头。

"我不认识这个人,从未见过。"张明咬牙,"我妻子怎么会跟一个陌生男人一起......"

"初步调查,王海和您妻子是老乡,来自同一个村子。您确定从未听妻子提起过?"

"没有!绝对没有!"张明猛地站起,脸上血色尽失,"我们同乡很多,但我从未听李芳提过这个名字!"

队长示意他冷静。张明跌坐回椅子,双手掩面。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李芳和王海确实认识,他们在同一个印刷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厂里的同事证实,两人关系普通,没见过过分亲近。

"有可能是意外落水?"助理法医小声询问。

"不大可能,"队长摇头,"水库周边没有道路,必须特意开车绕上山。两人系着安全带,车门紧闭,没有挣扎迹象。"

"所以是......"

"自杀的可能性很大。"队长盯着资料,眉头紧锁,"问题是,一个有家有室的女人,为什么会跟一个男人一起去偏远水库,还选择结束生命?"

回到警局,张明情绪稍稳,主动提供线索:"我妻子失踪前一切正常,那天我在福建干活,她在家准备晚饭。等我打电话时,人就不见了,连电饭煲都没关。"

张明发誓妻子绝不可能出轨,也不可能自杀。面对警方的质疑,他声音颤抖:"李芳不是那种人,我们结婚十年,感情一直很好。她那天消失,一定有原因!"

队长看着他,心知还有更多内情未被挖掘。这个看似普通的溺亡案背后,藏着太多无法解释的蹊跷。



03

审讯室里的灯光打在张明疲惫的脸上,他盯着面前的笔录本,一字一句地回忆着妻子消失的那天。

"那是2014年5月初,我在福建跑长途运输。李芳刚从妹妹家玩了几天回来,说要准备晚饭等我回来。下午四点多我们还通了电话,她说买了我爱吃的排骨。"张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节奏紊乱。

"等我晚上七点再打电话时,没人接。开始以为她出去了,可一连打了十几个,始终无人应答。我急忙给附近的堂哥打电话,请他去我家看看。"

堂哥破门而入时,屋内一切如常,却不见李芳人影。灶台上的排骨切了一半,菜刀还放在砧板上;电饭煲里的米饭刚煮熟,热气腾腾;李芳的电瓶车靠在墙边,充电线还插在插座上,手机却不见踪影。女人就像人间蒸发一般,突然消失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

张明当晚连夜从福建赶回,找遍了小区周边,报了警。警方调取了小区及周边监控,最后看到李芳的画面是在小区门口,时间是下午四点二十分,她提着菜步入小区,此后再无踪迹。

一周后,警方在一家银行ATM机的监控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5月2日下午五点十分,李芳在这台ATM机上取了一万元现金。更关键的是,监控显示她身旁站着一个男人——正是后来在水库车内发现的王海。

调查人员翻阅了李芳的通话记录,发现失踪前一周,她与王海通过七次电话,每次通话时间都在十分钟以上。同时,王海的手机在李芳失踪当天,与她的手机信号曾在同一基站。

令人费解的是,王海与李芳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会一起出现在偏远水库?所有人都盯着张明,等他提供答案。

"我真的不认识这个人,"张明咬牙坚持,随后像是想起什么,目光忽然游移,"不过李芳确实提过一个老乡,说是在印刷厂认识的,当时还提出要借钱给他..."

警方联系了同在印刷厂工作的李芳表姐。她沉默了片刻,最终松口:"李芳和王海...关系复杂。不只是老乡那么简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