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该计划以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指导,通过学历提升、定向培养、中医师承等方式,着力破解乡村医生队伍“学历低、年龄大、能力弱”的难题。截至2025年2月,全区已有36名村医通过高职学历提升计划进入高校深造,2023年、2024年分别招录1名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生,累计培养53名定向委托医学生,为基层医疗注入“新鲜血液”。

  “乡村医生是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年轻队伍是健康乡村建设的关键。”湾沚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班通过“区管乡聘村用”机制,统筹全区村医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确保毕业生定向分配至村卫生室服务,并为其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待遇水平,以政策保障留住人才。


  2023级临床医学定向生周睿曦是首批受益者之一。她在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完成三年学习后,即将回到六郎镇某村卫生室工作。“入学时,不仅免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区政府每年还提供生活补助,让我能安心学习。”她坦言,最初选择定向培养是出于经济考虑,但三年的基层实践让她坚定了信念:“村里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慢性病管理全靠村医上门。我想用所学知识,让乡亲们少跑远路、少花冤枉钱。”

  2024级中医师承学员胡沁的经历更具代表性。作为一名社会招录生,她跟随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导师学习针灸和中医全科诊疗。“师承培养不仅让我掌握了技术,更理解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毕业后,我计划在村卫生室开设中医理疗服务,缓解村民的关节疼痛问题。”胡沁的规划与政策导向不谋而合——湾沚区正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为精准对接基层需求,湾沚区卫健委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量身定制课程体系。2023年、2024年分别印发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需强化全科医学、慢性病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中医师承学员则采用“院校教育+跟师学习+全科实习”分段模式,确保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我们根据拟定的计划,安排学生假期返乡见习,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务处负责人介绍。2025年,该区计划再培养18名乡村医生,每人每年享受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补助共计9150元。

  尽管成效初显,挑战依然存在。湾沚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坦言:“部分偏远村卫生室条件艰苦,如何让年轻人长期扎根仍需探索。”为此,湾沚区将进一步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允许村医报考乡镇卫生院编制,对服务满6年且考核优秀者优先聘用;同时推广“区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巡诊等方式提升村医专业水平。

  “到2026年,全区将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全覆盖。”湾沚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医疗资源均衡化,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一批批年轻村医的成长,湾沚区的田野乡间正悄然书写着“健康中国”的基层答卷。(宋小冬 记者 程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