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可能都思考过一个问题:管理的终极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对权力的掌控,还是对各种数据的琢磨?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管理,是一种自我悟道的状态,是摸着别人的“道”,求出自己的“道”。最高、最好只是虚名,只有自己悟出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无为而治:让学校自然运转

“无为而治”并不是说校长要放手不管,而是要通过制度、文化和信任,构建一个能让学校自然运转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能在规则框架内,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力。

别当“报时员”,要做“造钟人”。校长不要每天催着老师们完成任务,而是要提前明确目标和规则。比如,新学期开始,校长可以说:“我们这个学期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来教学,遇到问题随时找我。”这样,老师们就能更自主地开展工作。

别怕“搞砸”,先问“收获”。如果老师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失败了,校长不要急着批评,而是要引导他们反思:“这次虽然没成功,但我们从中发现了哪些教学问题?”这样,老师们就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进步。

举个例子,某学校鼓励老师们创新教学方法。一位语文老师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校长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一起分析了原因,并鼓励他继续尝试。后来,这位老师经过不断改进,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成绩。


以人为本:点燃师生的热情

管理学校,其实不是“管控”师生,而是“成全”他们。真正的“以人为本”,就是把师生的感受、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

反向考核,师生选择。校长可以先问问师生们需要什么,再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考核标准。这样,管理动作一开始就能赢得人心,而后再筛选出与学校目标一致的诉求。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师生心愿清单”活动,让师生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和需求,学校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做师生的“情绪急救员”。在学校里,师生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挫折。这时,校长就要像“情绪急救员”一样,及时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比如,当老师们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情绪低落时,校长可以组织一次轻松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再举个例子,某学校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一直很低落,影响了学习。班主任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师联系,对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同时,班主任还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了一次“关爱行动”,让同学们给予这位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最终,这位学生走出了困境,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上善若水: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用在管理上,就是校长要能适应不同人的性格,化解学校的矛盾,甚至能“绕开”师生的抵触情绪,把事情办成。

像水一样“包容”:把对抗变成合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像“砌墙”,总想堵住师生的问题;而水的智慧是“挖渠”,让问题自然流动化解。比如,学校可以设立“师生意见箱”,让师生们匿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长要定期查看意见箱,及时回应师生们的关切,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像水一样“顺势”:规则引导,而非制度压制。水从不用蛮力开山劈石,而是顺着地势找到出路。管理学校也是一样,关键不是定死规矩,而是设计“自然流动”的规则。比如,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性的规则,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师生,学校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师生,学校可以提供培训和帮助。

举个例子,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性的规则。比如,设立“学习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等荣誉称号,每月评选一次,对获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各种课外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运动会等,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这些规则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言以蔽之,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以人为本”和“上善若水”。校长们要学会放手让师生们自主发展,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化解学校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大家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陈黎明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