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时镇长开着轿车接人考察,强拆时挖机连夜掘堤放水”,重庆璧山区大路街道办的这番操作让养鱼专业户万朝林夫妇体会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这对夫妻2007年响应政府号召承包120亩鱼塘,十几年间把身家性命都投在鱼塘边,谁料2021年3月突然接到关停通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8月13日深夜就上演了“数百人打着手电捞鱼”的荒诞剧——街道办开着挖掘机强行放水拆塘,养殖户哭着喊哑嗓子也没拦住。



更魔幻的是法院白纸黑字判了380万赔偿,街道办却摆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愣是拖了一年分文未给,还甩出句“可以拍卖我们资产抵债”,活脱脱现实版老赖现形记。

当初镇长亲自开车接人去考察时,承诺打造十里千亩渔业示范基地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转眼就成了“环保整治”的拆除对象。街道办声称依据区里文件搞关停整治,可法院白纸黑字认定他们压根没这个执法权,环保问题该找环保局,镇政府纯属狗拿耗子。



最绝的是强拆现场堪称行为艺术——街道办一边派人放水拆塘,一边雇第三方打捞卖鱼,卖鱼钱倒是乖乖存着等原主来领,可37万斤鱼早被闻风而来的群众抢得精光,这波"既要当又要立"的操作看得人目瞪口呆。



法律专家倒是给支了招:根据《公务员法》第60条,街道办领导要是明知上级指令违法还执行,该撤职撤职该法办法办。可现实总是比法律条文精彩,当年拍板强拆的街道办主任如今已升任区信访办主任,党工委书记更是官至副区长,留下个380万的烂摊子让继任者玩拖字诀。最高检早有判例强调违法强拆赔偿不能低于正常补偿标准,可到了执行环节就成了“法律文书不如领导批示”。




眼看着蒿草长满废弃鱼塘,拉鱼车锈成废铁,街道办还在和稀泥说“正在积极协商”。律师说的三种强制执行措施——划扣存款、拍卖资产、追究拒执罪——听着解气,可实际操作起来怕是又要演成法院执行人员吃闭门羹的连续剧。



这事您怎么看?是支持把街道办的办公楼挂上拍卖网,还是觉得该让当年下命令的领导掏腰包?要不咱们打个赌,猜猜这380万赔偿款究竟要拖到猴年马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