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公布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共94个项目列入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蓝田玉俏色手工玉雕技艺”、“传统家具与榫卯结构制作技艺”、“蓝田带把肘子制作技艺”、“蓝田九大碗民俗宴”等4个蓝田项目成功入选!




相信现在你一定

也对这四个传统技艺

非常好奇呢

那就跟随小编继续了解吧


1

蓝田玉俏色手工玉雕技艺


蓝田玉因色彩丰富,故雕刻的工艺也十分繁琐,适合于俏色玉雕技法。雕刻需要经过选料、避裂、去脏、构思、画稿、打坯、出形,细修、精修、打磨、落款、上蜡等一系列程序,对从业者个人耐心是极大的考验。玉雕刀具有平刀、尖刀、刮刀、距、砣、梯形、平头、圆顶、圆球、枣核棒等大小十几种规格,而且有些特殊工具需要自己亲手制作。

蓝田玉俏色手工玉雕技艺利用俏色技法雕刻加以文化艺术赋能,增强其艺术欣赏价值效果,是蓝田玉雕刻技法中最重要的一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广和传承,有助于蓝田玉雕技师们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作品更加雅致、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传承和保护蓝田玉俏色手工玉雕技艺,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丰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重要意义。




2

传统家具与榫卯结构制作技艺


榫卯结构,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是传统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中国传统家具和房屋中一些木制建筑构件,多以榫卯结构的形式连接。传统工艺的榫卯制作技术,决定了木结构穿插的严丝合缝,所以制作榫卯结构十分讲究“吃线与留线,吃半线与留半线”。主要过程:干燥工序、选料、刨料、划线、开料、开榫凿卯、对卯认榫、组装等工序。

榫卯结构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榫卯工艺可以说充满了中国古人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一盈一亏,互补共生,缺一不可。这种巧妙结构的运用,具有文化价值。榫卯家具设计制作堪称中国国粹,是传统中式家具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美学和情趣,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还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3

蓝田带把肘子制作技艺


带把肘子属陕菜系。《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列为第一名菜。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带骨带蹄,造形别致丰满,成菜如丘,色泽枣红,香醇酥烂,肥面不腻,肘皮胶粘,堪称“盘中一王”。

带把肘子是极具当地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因其色泽枣红,肘子带骨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制作周期需要15个小时,制作方法主要有选料、褪毛、清洗、刨制、焯水、过油上色、卤制、装碗定形、上笼蒸制、翻碗上席等十余道工序。

食用方式有热吃与凉拌两种:热吃一般附配锦鲤花馍,雕花碟四样,象征吉庆有鱼、年年有鱼、鱼跃龙门,祝您一臂(肘)之力,走南闯北也能创出一片天下;凉吃则去骨切块蘸汁食用。

蓝田带把肘子与当地民俗活动联系紧密,每一环节传递处诸多民俗信息,有助于了解当地民俗民风;做为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又具有文化价值。且烹饪方式以蒸、卤炖为主,很好保留了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4

蓝田九大碗民俗宴


蓝田九大碗是由烧肉肘子、木梳背子、八宝甜盘子、泼汁老豆腐、熬过油老豆腐、鸡汤熬白菜、熬萝卜片子、凉调萝卜丝(或三丝)、黄花木耳汤(或三鲜汤)组成的宴席。

制作过程为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备料,包括主料(喜宴一般要提前一星期杀猪)、配料和调料;

烹饪阶段:在“高灶子”(当地称“凿子”)上面安放头凡、二凡、三凡等(口径大小不同的铁锅用于熬菜、蒸肉);在地雷(较深的独灶)蒸馍或蒸米饭。

蓝田九大碗民俗宴不仅是陕菜代表的佼佼者之一,内涵丰富,还传递出诸多民俗信息,体现了当地饮食的独特性。蓝田九大碗民俗宴为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摆放方式按一定的规矩,同时还有连接亲情、友情、乡邻之情的纽带作用,具有文化价值。菜品中体现了荤素搭配、冷热搭配;且烹饪方式以蒸、炖、烧为主,很好保留了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就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来源:蓝田旅游

本微信平台由陕西承宽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