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銮是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第六批非遗项目《龙眼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走进黄清銮的作品展厅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人物头像根雕。它们大多保留了树木的自然形态,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1979年,黄清銮出生于秀屿区东峤前沁,自幼颇具绘画美术天赋,后来师从木雕大师闵国霖先生。近年,在根雕艺术方面,他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先生的指点。同时,他又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方文桃先生为师,专攻人物雕刻艺术。
在非遗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黄清銮的《福禄寿》选用七八百年树龄的龙眼木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龙眼木质地坚硬,纹理古朴,其本身所承载的岁月痕迹,为作品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质感。《岁月》是黄清銮最引以为豪的作品之一,曾有收藏人士愿重金购买,可他不为所动。《岁月》以天下母亲为原型,雕刻的是备尝艰辛的母亲,干瘦的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其难度可想而知。
黄清銮创作的题材难度比较高。他对创作要求非常严格,选材、构思、立意每个环节都要用心揣摩。作为创作型艺术家,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作品无法复制,无法批量生产。
在非遗传承方面,龙眼木雕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考验着艺人的雕刻技巧,而且要求艺人必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黄清銮作为这一技艺的杰出传承人,肩负着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为此,他不断探索创新,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的龙眼木雕中,敏锐地捕捉时代的脉搏,关注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追求,在保持作品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注重作品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力,从而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例如,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他更加注重比例的协调和动态的自然,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巧妙地保留了龙眼木的天然色泽,同时通过适度打磨和上漆,增强了作品的质感和视觉效果。这种传承与创新的高度融合,为龙眼木雕技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从艺二十余年,黄清銮擅长龙眼木人物圆雕、根雕及泥塑,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上他对木雕创作理解的创新因素,所以他的作品以意象、意境、意趣的诗意表现为主。在秉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他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惟新,又有所创新发展,其佳作曾被国内外多个博物馆收藏,并数十次斩获得各类博览会金银铜等奖项。2015年,黄清銮创作的《开心得意》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8年作品《八仙祝寿》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艺术品评比金奖等。
来源:莆田晚报 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责编:徐寅生
编审:崔玉辉
审核:严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