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现代爱国主义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道尊重的民族则是无药可救的!

战争二字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是一种遥远的概念,总感觉与我们无关,可你真的知道今天的和平是怎么来的吗?



他11岁给地主家放猪、14被日寇强征为劳工、15岁参军、先后参加过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塔山阻击战、锦州战役、天津战役等数百场战斗,一次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35岁就当上了副师长。

本是打满全场、战功赫赫、前途无量的126师副师长。1979年率部对越作战,一路打得越猴四处逃窜,却在距离国境线仅5公里处,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回到祖国,竟被一个越南农民开枪打死。成为了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牺牲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他就是赵连玉。



1930年,赵连玉出生于辽宁庄河。自小家贫,兄弟姊妹七人,赵连玉排行第二。农村娃儿早当家,为了生存小小的赵连玉给地主家放猪,哪怕每天没日没夜的劳作,也仅仅能勉强填饱肚子。



1937年,日军入侵我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赵连玉14岁那年,被日军抓到今丹东市做劳工,每天高强度的劳动,稍有不顺就会遭到日军毒打。亲眼目睹了日军各种残暴行为,但年幼的他根本无能为力。



1945年,我人民解放军终于将日军赶出了中国,庄河得以解放。赵连玉也成为了这支人民队伍中的一员。

此后,赵连玉跟随队伍先后参加了解放庄河、安东、营口等战斗,在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中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每一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一次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继续战斗。



在一次战斗中,赵连玉的连队与敌人遭遇,他们拼死战斗,最后全连几乎都牺牲了,仅剩下两人,其中一人就是赵连玉。赵连玉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凭着悍不畏死的劲,赵连玉从一个小战士成长为通信员、排长、连长、军务股长、营长、侦察科长、作训科长、团长。



铁汉也柔情,有一年赵连玉回老家探亲,在亲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名叫吕惠荣的女孩子。文静贤淑的吕惠荣一下子就走进了赵连玉的心里,吕惠荣也对身材高大、丰神俊朗的赵连玉很是满意,两人很快结成连理。

自古忠孝难两全!由于部队任务繁重,成婚后赵连玉便带着妻子辞别父母,赶往南方剿匪。剿匪期间,父母双双离世,赵连玉却没能回家见到父母最后一面,甚至都没能在父母灵前磕个头。

1962年,赵连玉被选送到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两年后,赵连玉从步兵学校毕业并被安排到广东地区普宁县担任四清队长。1965年,赵连玉升任42军126师副师长,时年35岁。



1979年,越南无视我国忠告,在我边境地区制造数百起流血事件,肆意开枪开炮残杀我边民。邓公说:“小孩子不听话,就该打打屁股。”2月17日凌晨6点40分,我人民解放军万炮齐发,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考虑到赵连玉曾与张万年一起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因此上级决定把已升任126师副师长的赵连玉加强到担任攻坚任务的377团,负责从中路进攻。



20日,赵连玉率领126师官兵向高平发起进攻,越军346师在我126师官兵猛攻猛打下难以招架,随后将346师分成多股,和我方部队玩起了游击战。

游击战可谓是我军烂熟于心的战术,越军的游击战术在身经百战的赵连玉眼中更是不堪一击。

26日,126师官兵在赵连玉带领下歼灭了高平当面越军大部,随后向弄压推进。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弄压当面的越军大部被126师歼灭。3月1日,一封发往河内的电报称,越军346师前指遭到中国军队毁灭性打击。



3月2日,就在赵连玉准备按照原定计划向茶陵发起进攻时,突然接到军前指指示:即刻攻占下琅,为大部队回撤打通道路。

军情紧急,赵连玉率领126师官兵在没有一刻休整的情况下,指派一个炮兵团加3个步兵团向防守下琅的越军6个连发动攻击。我126师勇士们经过30个小时激战成功占领下琅重要通道,随后部队进入搜剿残敌阶段。



3月8日,赵连玉指挥376团打通了从硕龙回国的道路后,撤回到下琅县班弄一带。此时赵连玉所处位置距离国境线仅剩5公里,只要一小时就能回归祖国怀抱。

越南境内四分之三属于山地和高原,山高林密、杂草丛生。越军常常利用地形优势对我军进行攻击,令我军措手不及。



为了确保第二天部队回撤顺利,傍晚时候赵连玉带领376团部分骨干爬上某高地勘察地形。

正当赵连玉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时,只听一声沉闷的子弹穿破皮肉的声音响起,一颗子弹击中了赵连玉脖子大动脉,赵连玉头一歪直直朝地上倒去。还没等卫生员赶到就牺牲了,牺牲在离祖国仅有5公里的异国他乡,时年49岁。他也是中越战争中我军牺牲级别最高的指挥员。



赵连玉的牺牲令376团官兵们猩红了双眼,一个个高喊着要为师长报仇。尽管,只需一小时他们就可以告别战场,回到祖国。

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搜捕,376团官兵们竟只在山里抓到了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经过审讯才得知,此人名叫软成雄,竟是曾经前往我国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狙击手,手里拿的还是我国援助的三八式步枪。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曾被誉为“王牌狙击手”。不知有多少美国大兵死在他枪口下,据传美军还曾悬赏10万美金取其人头。



这并非个例,在越南抗法抗美几十年的战争中,越南可谓是全民皆兵,上到80岁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几岁孩童,看似人畜无害的女子都可能抬起机枪战斗,我军死在越南特工手中的官兵也不在少数。

在长期的战争中,越南军人也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在任务中不发出声音,他们常常会将鞋子脱下别在腰间,赤脚在荆棘遍布、到处都是蛇虫鼠蚁的丛林中行走,吃的也仅有带着一点点盐味的木薯饭团。



1984年7月6日,越军一个特工排偷袭了我军由一个连守卫的辛柏林雷达阵地,并成功将我军斥巨资部署的辛柏林雷达炸毁,而越军带队的竟是一名32岁做农村妇女打扮的女特工。





1981年初春,一位哨兵刚刚换哨,疲累交加的哨兵倒头就睡。平常都是头朝外脚朝内,当天却刚好对调。一小股越军特工趁着夜暗悄悄摸上我前沿阵地,用刀生生将我方正在休息的士兵抹了脖子,而那名哨兵则被生生砍掉了双脚后又被夺去了性命。

赵连玉副师长半生戎马,35岁就当上了一师之长,本有着大好的前程,却牺牲在了胜利前一刻。他的牺牲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折射出战争的残酷性。



然而,这场战争的记忆却在逐渐被公众淡忘。身处和平年代的大多数人被问及某某明星网红时,不仅仅是明星网红本人,甚至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小点事情都能火遍整个网络。

但提到46年前的战争时,大多数人的反应却是一问三不知,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场战争。而那些为了国家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像赵连玉这样的英雄烈士更是被淹没在了时光的洪流中。





现代爱国主义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道尊重的民族则是无药可救的!

赵连玉等烈士的牺牲既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悲壮注脚,也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缩影。时刻提醒我们,战争的代价不仅在于战场上的伤亡,更在于历史记忆的断裂与英雄叙事的消逝。



在和平年代,我们需以更立体的视角审视战争历史,既铭记英雄的贡献,也反思战争的代价,从而在传承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正如赵连玉墓碑上镌刻的不仅是名字,更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民族记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