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我见过太多被胃病反复折磨的患者。他们四处寻医问药,吃了无数的药,做了一次又一次检查,可胃疼、胃胀、反酸等症状却总是卷土重来,不仅身体备受煎熬,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实,许多时候,想要改善脾胃健康,不一定非要依赖药物,注意生活中的这些细节,脾胃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好起来。

一、饮食细节:给脾胃 “减负”

细嚼慢咽:很多人吃饭时狼吞虎咽,几分钟就解决一顿饭。殊不知,这样会让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大块食物进入胃里,大大增加了胃的消化负担。长期如此,脾胃就会不堪重负,功能逐渐下降。正确的做法是,每口食物咀嚼 15 - 20 次,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减轻脾胃的工作压力。

规律进食:饥一顿饱一顿是脾胃的大敌。胃酸会按照进食规律分泌,当饮食不规律时,胃酸要么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要么分泌不足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按时吃饭,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给脾胃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避免生冷:脾胃喜温恶寒,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冷饮等,会让寒邪直接侵袭脾胃,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等,给脾胃营造温暖的环境。

二、作息细节:为脾胃 “充电”

早睡早起:夜晚是脾胃自我修复的时间。长期熬夜会打乱脾胃的生物钟,影响脾胃的正常代谢和修复。每天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让脾胃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才能更好地工作。

饭后适当休息:饭后立即运动或工作,会让本该用于消化的气血分散到其他部位,导致消化不良。饭后可以散步 15 - 30 分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三、情绪细节:为脾胃 “解压”

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依赖于肝的疏泄正常。当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中,肝气郁结,就会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让心情保持舒畅,为脾胃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环境。



曾有一位患者,长期胃痛、胃胀,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有明显效果。我详细了解他的生活习惯后,发现他不仅吃饭速度快,还经常熬夜加班,压力巨大。我指导他调整饮食、作息和情绪管理。一段时间后,他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脾胃功能也逐渐恢复。

当然,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仅仅依靠生活细节的调整可能不够。我是公立三甲医院脾胃病中医专家宋金玲,在脾胃病的治疗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您被严重的脾胃问题困扰,欢迎随时咨询我,我将为您提供专业的中医治疗方案,帮助您摆脱脾胃病的困扰,恢复健康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