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死”现场,谁还没经历过几个?电梯里,你自信满满和人打招呼,却瞥见旁人默默捂住了鼻子;会议室,你慷慨陈词,却感觉大家眼神飘忽,欲言又止……没错!你确实散发出了一些“味道”。你会很诧异,我很在意卫生啊?怎么还有“味儿”,其实,这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湿气太重啦!


中医常说“久湿人臭”,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湿气就像身体里的“垃圾”,堆积多了,不仅会让你整天昏昏沉沉、浑身乏力、胃口差到怀疑人生,还会让你自带“体味”,成为行走的“生化武器”!

湿气重这4个部位“发臭”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湿气严重,会通过以下部位释放“信号”。

口臭

日常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易导致脾胃积热,与体内湿气相互交结,形成脾胃湿热,引起口气臭秽。这类人还伴有口干口苦、牙龈肿痛、胃脘灼热、大便干结等症状。

过食生冷或外感寒湿,损伤脾阳,导致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也会出现口气异味,多为酸腐味,可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口淡不渴、肢体困重等表现。

腋下臭

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或外感湿热,致肝胆湿热。肝胆湿热循经上蒸,使腋下汗液分泌增多,且气味异常,常伴有胁肋胀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状。

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内生,泛溢肌肤。当湿邪积聚在腋下时,影响局部气血运行和汗液排泄,产生异味。这类人群常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


脚臭

外界湿邪侵入人体,蕴而化热,湿热之邪下注于足部。足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温热的环境中,为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引发脚气,伴有难闻的气味。

当脾胃虚弱,水湿运化无力,下注于足部,会导致足部多汗、潮湿,湿气积聚,易产生异味。

头发臭

湿气在体内泛滥,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排毒功能。头皮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其健康状态直接受到体内环境的影响。

当湿气过重时,头皮的油脂分泌可能变得异常旺盛,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些微生物在分解油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使得头发散发出臭味。

体内有湿气怎么办?

中医认为,湿气重着黏滞,会阻碍气机运行、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气血生成,对身体十分不利,祛湿是日常保健必须重视的问题。


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冷饮等,减少脾胃负担。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仁、芡实、白扁豆、山药、茯苓等。

调整生活习惯

居住和工作环境要保持良好通风,如果过于潮湿,可以使用除湿机或放置干燥剂。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量运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中医干预

因脾胃湿热而口臭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胃散、黄连温胆汤等方剂,清热利湿、和胃降浊;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腋下臭,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湿热;对于湿热下注的脚臭,常用四妙丸清热利湿。

还可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脾俞等穴位,以激发人体阳气,促进湿气排出。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每晚泡脚祛湿,建议在泡脚水中加点有祛湿功效的中药,如艾叶、花椒、生姜等,效果更佳。每次泡15~2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身体异味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本文综合自:

①医食参考2025.03.17《湿气重则百病生!湿气重的人,身体这4个部位是“臭”的》

②生命时报2025.03.12《湿气重的人,身体这3处是“臭”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