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和风煦煦,各位牛马是不是按耐不住内心的悸动,想要祛一祛满身的班味。草坪翻滚、丛林探险,感受自然的气息。但是,停!我不是担心你破坏绿化,而是……
省流版
使用驱避剂预防蜱虫叮咬,穿着浅色、光滑面料的长袖衣裤,避免长时间在草地中坐卧。
发现蜱虫叮咬建议就医处理,如无条件应用镊子夹住蜱虫假头,缓慢向上提拉,并进行消毒处理。
户外绿化中藏着蜱虫,它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有4个生长阶段:卵-幼虫-若虫-成虫,后3个阶段的生长均需吸血。蜱虫叮咬人后可引起水肿、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但恐怖的是,若其体内携带病原体,就会随着吸血传播给人类。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杀伤力仅次于蚊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蜱虫不像跳蚤那样有强劲的后肢,在宿主间移动的范围有限。它的足末端有哈氏器可以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气味、震动、阴影等外部刺激因素均可引起趋向行为。当有动物接近,蜱虫就靠着足紧紧依附在其身上,插入口器享用鲜血大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图所示,蜱虫的假头(颚体)具有1对粗壮的鳌肢,用来切割我们的皮肤,口下板腹面(口器)具有倒齿,从而紧紧钩住皮肤,吸食血液进入咽部。但为何看图片都觉得痛,有些人被蜱虫叮咬后却没感觉呢?原来蜱虫的口器会分泌类似黏合蛋白的物质,起到麻痹和加固作用,这样蜱虫在吸血时就安泰无忧了。
其实被蜱虫吸血也不是无迹可寻,蜱成虫未吸血时体型如同一粒芝麻,吸血后身体会长大数倍,直面感官十分明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像蚊虫,蜱虫吸血往往要好多天,它的前肢和口器咬住宿主动物的皮肤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颗黑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蜱虫吸血时口下板的倒齿会损伤皮肤,所以蜱虫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且口器分泌的物质会引发叮咬处皮肤的炎症,根据机体差异会伴随有痛感、痒感或者没有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蜱虫表皮为革质,所以叮咬处摸上去硬硬的。
户外活动和工作结束后,需仔细检查耳后、颈部、肚脐、腿窝、脚踝、脚趾等部位;带宠物出行也要帮家里的宝贝检查,如耳朵内部和背面、眼周、颈部、腹部、肛门、腹股沟、腿窝、脚趾等毛发稀疏、皮肤柔软的部位,发现蜱虫尽快清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良好的个人防护可以有效防止蜱虫叮咬,避免感染蜱传疾病。蜱虫喜欢在绿植中栖息,前往草坪、树林、灌木丛、芦苇荡等环境建议穿着浅色、面料光滑、束口的长袖衣裤,不要穿着露趾拖鞋,随身携带驱避剂(注意有无防蜱虫标识),喷涂裸露皮肤和衣物、鞋袜。游玩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在草地中坐、靠、臥,建议使用帐篷或者地垫阻挡各种昆虫“爱的抱抱”。
(づ。◕‿‿◕。)づ
掌握了预防方法,安心拥抱自然!
参考文献:
[1] 假期好心情,远离虫烦恼-范明秋
/健康科普
供 稿:刘 曜
审 稿:范明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