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1年7月,广西南宁市的一个小区里,有很多住户偶然发现雨后的草坪上出现了很多只大号的蜗牛。
咱们平常见到的蜗牛一般只有两三厘米长,但是这种蜗牛看上去得有六七厘米长,背上还带着尖尖的螺旋状外壳。
它的壳以黄色和深黄色为主,上面还长着不少褐色的花纹,仔细观察这些花纹会发现它们呈现一片一片的形状,就像是雾一样。
有业主比较喜欢吃蜗牛,于是就捡了很多带回家,处理之后就上锅开始煮。
煮了之后这位业主饭拍了照片发到了小区的业主群里面,开心地表示自己又抓了一锅美味。
很快业主群里炸开了锅,其他业主纷纷被这一行为惊到,大家七嘴八舌地在群里发消息劝阻:这种蜗牛寄生虫特别多,不能吃!
但是这位业主却表示自己从2019年搬过来住就开始每年都抓这种蜗牛吃,没有出什么事情。
而且他还觉得这种蜗牛十分美味,只要将它高温煮熟就可以了。
那么这种蜗牛究竟是什么蜗牛,到底能不能吃呢?
«——【·恐怖的非洲大蜗牛·】——»
这种蜗牛叫做褐云玛瑙螺,是在很多国家都非常出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一般大家都叫它非洲大蜗牛。
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老家在非洲,当地人也确实比较喜欢将它当成一种食物。
它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蜗牛之一,十分能吃而且不怎么挑食,不管是地里长的庄稼还是树上的叶子甚至是人们养殖的花卉,只要能吃的绝不含糊。
据统计,它能够危害的作物竟然能多达500多种。
非洲大蜗牛比较喜欢温暖的环境,所以基本上只会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才会陆陆续续出现。
冬天的时候它们难以生存,所以会将自己的壳口用白色的一层膜封住,只留下一个特别小的孔,然后开始冬眠,天气暖和了再重新开始活动。
但它们白天的时候一般不会出来溜达,会在一些潮湿的草地、阴暗的墙角、潮湿的下水道里面躲避大太阳。
一旦经历了一场大雨,空气湿度变高以后,非洲大蜗牛就会出来活动,这时候一些地方就能看到它们爬得到处都是。
但非洲大蜗牛最可恨的地方并不是它经常危害农作物,而是它会携带很多病毒和寄生虫。
根据广州的统计数据,能推测出来一只非洲大蜗牛的身上就可能会有100来条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和病毒里面,有很多种都是可以感染人类的,而且一旦感染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它爬行留下的黏液也并不安全,其中也有很大概率含有大量病原体、寄生虫。
若是有人不小心触摸了它爬行过的地方,再接触自己的口、眼等部位,就如同给病原体打开了入侵人体的大门。
最夸张的是,哪怕只是轻轻用手摸一下非洲大蜗牛,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症状较轻时,可能会引发皮炎,皮肤会迅速出现肿胀、瘙痒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长出水疱,让人瘙痒难耐,苦不堪言。
而一旦情况严重,这些病原体、寄生虫就可能直接入侵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全身性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出现发烧症状,体温甚至可能飙升到 40℃,让人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比如在1999年的时候,就有家住台湾的一家6口人,因为吃了非洲大蜗牛爬过的蔬菜就感染了,最后发展成脑膜炎。
2018年的时候有媒体曾经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位橄榄球员也是因为在19岁的时候生吃了1只,最后四肢瘫痪,在治疗了8年之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那么是什么样的寄生虫如此恐怖呢?
«——【·可致命的寄生虫·】——»
在非洲大蜗牛携带的寄生虫里面,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当属广州管圆线虫了。
广州管圆线虫的虫体在活着的时候呈现出白色线状,主要寄生于鼠类的肺动脉及右心内,完成交配、产卵等生命活动,后面幼虫会随着粪便来到自然界。
当外界环境中的第一期幼虫被软体动物中间宿主,如褐云玛瑙螺(也就是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吞食,或者幼虫主动侵入这些中间宿主体内后,便会在其组织内开启进一步的发育之旅。
广州管圆线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当人类不小心吃下圆线虫幼虫或者携带它的东西,或者食用了被其污染的蔬菜水果、喝了被污染的生水,这些幼虫就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
它们会在人体内移行,最终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一旦感染了这些毛病之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最突出的就是急性剧烈头痛。
其次,患者会出现颈项僵直的症状,颈部活动时疼痛难忍,还会伴有恶心、呕吐、低度或中度发热等症状。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刺痛、感觉异常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瘫痪、痴呆,甚至失去生命。
所以非洲大蜗牛是一定不能吃的,就算是已经煮熟了,也不能完全避免在处理的时候这些病毒细菌会沾染在手上、围裙上、案板上、水池中,极其不安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感染这种疾病呢?
«——【·如何预防?·】——»
首先在日常清洗蔬菜水果时,要用流动的清水仔细冲洗,必要时可以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另外不要吃这些在野外生活的动物,水生动物也不行,这些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复杂,极有可能携带各种寄生虫和病菌。
即使是人工养殖的螺类、虾蟹蛙等,也一定要确保煮熟煮透后再食用,高温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和病菌,降低感染风险。
另外不要随意触摸非洲大蜗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一定要去医院消毒或者及时洗手。
一旦身体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马上前往医院检查,告知医生自己可能接触过非洲大蜗牛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判断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不过,非洲大蜗牛比较怕盐,所以遇到的话可以在它身上撒一些盐,这样它就会脱水而死。
参考:
丰城市人民政府《蕉坑乡提醒:碰一下发烧到40℃?紧急提醒:近期频繁出现!别碰,别吃!》2024-5-6
光明网《千万不要摸!大雨后遍地爬的非洲大蜗牛,1只就藏有上100条虫》2022-8-23
光明网《南宁一小区业主捡蜗牛煮来吃》2021-7-28
新京报《多地雨后出现大蜗牛,专家:入侵物种带病毒,超过3指宽的不要碰》20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