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代理的一起合同诈骗案中,当事人家属反复询问:“既然人被拘留了,为什么连面都不让见?” 这个问题直击刑拘期间家属最关心的核心权益。我是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作为处理过多起刑案的律师,我将结合法律规定和真实案例,为您揭开刑事拘留期间探视权的法律面纱。



法律明确:家属无权直接探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39 条,辩护律师有权会见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但家属、朋友等非委托代理人无权直接进入看守所探视。这条规定源于刑事诉讼的特殊性 —— 侦查阶段案情敏感,不当接触可能干扰证据链或引发串供风险。例如 2024 年北京某贪污案中,家属试图通过 “找关系” 私下会见当事人,反而导致案件侦查受阻,最终被认定为妨碍公务。
律师会见的 “黄金救援期”
虽然家属无法直接探视,但委托律师介入能打破信息壁垒。律师会见时可了解:

  1. 当事人是否遭受刑讯逼供;
  2. 案件核心证据是否存在瑕疵;
  3. 是否具备取保候审条件。
    如 2023 年深圳某走私案,律师在首次会见中发现嫌疑人系被胁迫参与犯罪,及时向检察院提交无主观恶性的法律意见书,最终当事人未被批捕。


例外情况:经批准的特殊会见
法律并非绝对禁止家属会见,但需满足严格条件:

  1. 案件已侦查终结:此时会见需经办案机关批准;
  2. 重大疾病或家庭变故:如当事人直系亲属病危,律师可协助申请临时探视。例如 2024 年杭州某故意伤害案,当事人父亲突发心梗,经律师协调,看守所安排了 15 分钟紧急会见。


家属必知的 “三个不能”

  1. 不能自行传递物品:看守所对家属递送的衣物、信件有严格审查制度,违规可能触犯《看守所条例》;
  2. 不能轻信 “捞人” 谎言:某些中介声称 “交钱就能见人”,实为诈骗,如 2023 年上海破获的 “关系疏通” 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 200 万元;
  3. 不能放弃法定权利:家属有权要求看守所出具拘留通知书,并通过律师监督侦查程序合法性。


总结
刑事拘留期间的探视权本质是 “专业权”——只有律师能在合法框架内实现有效会见。家属与其焦虑等待,不如立即委托律师介入,利用会见权核实案情、固定证据,为后续辩护争取主动。记住:合法合规的专业行动,才是帮助亲人最有力的武器。我是李肖峰律师,欢迎关注账号,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向我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