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远,好吃,好饱。

——今天的编辑 门牙

去这家餐馆之前,对新川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印象中的新川,大都来自各方拼凑的刻板标签。说它有点像那二年辰的三色路,远,且方圆几里地找不到一家好吃的。

所以一听说那儿有一家地道好味,还是烂偏偏,我便想去探个究竟。于是我搭上地铁,约上我爱吃的朋友@Ceci :龙灯山见。

真正到了龙灯山,我才切身感受到那种天远地远。午间12点,阳光耀眼。


整个地铁站安静得,掉根针都听得清清楚楚。一出地铁,左边是新川标志性的写字楼,右边,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油菜花田。

从地铁站走过去,差不多要走10分钟。我们一路导航,一路上都在相互问:是这儿吗?是这个缺缺进去吗?前头……还有路啊?



钻进油菜花田,走过一截土路,经过一个废旧的公用厕所,一处荒废的工厂,终于到了。



其实差点走过。如果一直认到字找的话,是很难找到的。走拢闻见炒菜香,才算见到真章。

我给@Ceci 说:“你看,哪个来这儿找得到嘛,它招牌那个颜色都要掉得来看不到了。”


面前,一栋居民楼上,赫然立起四个红字:饭店,茶楼。红字之下,有一排褪色到5.3视力的人都会以为自己失明的小字:鑫悦来饭店。

所谓饭店,其实就是利用旧楼一楼延伸出来的一小块空地,搭起的篷篷。备菜、炒菜、传菜、吃饭、厕所……都在这儿。


你要不想这么野,要有点儿室内的环境,那就一楼请进,带转盘的圆桌随便坐。

彼时,外面几桌客人都已吃得差不多。老板儿一家忙到埋头炒菜,没有一个人前来招呼。你要安心吃,就自己找位子坐。


见我们坐定,一个大姐不慌不忙来安客。我问她咋点菜,是扫码还是有菜单?她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喊我不慌,她晓得拿来。

刚坐下,我们便被挨到两桌的阵阵菜香双面夹击。仔细闻了闻,是一股水煮调料红油拌菜的味道。

大姐递来的菜单,正式揭秘了这家馆子的两大头部:一是麻辣鱼,二一个是凉拌鸡。



麻辣鱼是花鲢,按斤卖,上桌就是一盆。

为了能多吃几个不同的菜,我们选择了红油土鸡,加了一个酸椒兔,一个小白菜豆腐汤。再来一只腊味鹌鹑香香嘴儿,足够了。

没有环境,没有服务,老板儿一家,一人要花成三半用,自然也很难给出一张笑脸。

点菜之后,我和@Ceci 安静如鸡地等待。其间经历了大桌到小桌的移形换位,怕大姐端错跟她示意,没想到大姐人歪嘴嚼:晓得,认得到。不可能你们调个方向我就认不到了。

第一个上桌的是腊味鹌鹑,掐一下时间,19分钟。


虽是腊味,但这鹌鹑是热过之后宰成四小块的,用筷子捻起就能吃。蘸点儿盘边的海椒面儿,这鹌鹑入口就是一个嫩气化渣。

用四川人对腌腊制品的标准好评就是:不咸不淡。这鹌鹑你也无法把它夸上天,但是一吃便知,它不是陈货。

对于这种忙得啥子都顾不上的馆子来说,能给你热了加点儿海椒面儿端上桌,真真儿是体现了老板儿对于风味严格的个人审美。


吃到腿腿儿那一截,微微爆汁。甚至让我联想到了几年前吃过的烤乳鸽,当时那个老广朋友教我,一只合格的烤乳鸽,你掰开它的翅膀的时候,是有丰沛的汁水的。

这只腊味鹌鹑,不输。

红油土鸡还没搁上桌就能闻见熟油海椒和花生米的香味。鸡是拌匀和好的,葱和花生是现撒的。


红油不媚不抢,只是浅浅地在一汪酱汁边缘围了一圈,像是一种预告,一种加冕。

四川人妙手之下的红油拌鸡,是那种想把鸡吃完,汤汤都要用来拌饭的好吃。

每一分得到“少许”指令的调料,在这小小一盘中和平团聚,不油不闷。搭配眼前这油菜花田的背景,晃眼竟有些野趣。

“它一吃就是那种土鸡。一点都不绵,一嚼一个香。嘶,好辣。”@Ceci 一边赞美,一边筷子不停。


我说这个鸡肉给牙齿的回应非常积极,每一次咀嚼都听得到响,但是我并没有嚼不动,反而很化渣。

化渣的时候,连同鸡肉上附着的调料一起深入味蕾……它这个熟油海椒,后劲大——

“饭喃?老板儿,打两碗饭!”

汤比兔子先来。是小白菜豆腐汤。以往我们在外头的馆子吃,老板儿总是希望我们点带肉的汤,遇到素菜汤,都是汤宽菜少,捞一捞地,像在大海里头淘拖帕。

这家的白菜豆腐汤平平无奇,不过分量感人。



豆腐就是来自乡间的老豆腐,所有气孔缝隙都乖乖听话,吸附到了白菜汤最朴实的精华。小白菜虽不起眼,却是肉菜最忠实的清口好伴侣。一钵吃下来,几乎没得丢头。

一碗素菜汤过度之后,酸椒兔终于登场,半个小时的等待时间,可见老板儿在炉灶前费了些功夫。

兔有双椒,青椒小米椒。双椒并不酸,所以我猜,菜单上的“酸椒”应该是想突出掩藏在双椒之下的一丝泡菜酸。


泡菜味道老练,厚积薄发,丝丝入扣地融进汁水,如出征挂帅一般,洒脱又稳固地挂在每一坨兔肉丁上。

兔肉新不新鲜一口就吃得出来,表皮微微焦皱,轻轻一抿,它便软烂脱骨。

@Ceci 喜欢吃这兔子里的藕丁,边挑边吃非常香,稍不注意,一碗饭就消耗殆尽。


以我对@Ceci 的了解,吃到这儿,她差不多饱了。以为她要张口喊老板儿买单,没想到她张口喊老板儿:再来一份儿盐煎肉。

被美味驱使的下意识点单,我俩都有点猝不及防。她才转过头来征求我意见:点个盐煎肉,可以嘎?

盐煎肉确实可以。


青椒切得精细,经猛火爆炒之后起了虎皮,微微有些卷曲。盐煎肉嘛,肯定是瘦的,但是油润的配比,绝对是按照熬锅肉的程度来的。


猪后腿肉,经过干煸,盐分充分渗透,再有豆豉的加持,这肉,便有了它原始的咸香。配了白米饭吃,酱香的回味来得热烈,让油脂更显丰盈醇厚。

这可是瘦肉。


隔壁桌一家四口吃完结账。四个大人168元大喊便宜。见午间高峰已到尾声,点单的大姐便把小院的门拉过来上锁。门一关,马上荒野求的既视感就来了。




买单的时候,大姐说她这家店都开了十五年了,一直在这儿。然后我和@Ceci 走到铁门口,自己解开那把打铁锁。


约摸两小时后,我们搭乘地铁回到三环内。

@Ceci 说,这一餐不仅仅只是一餐,它有点儿像是我们相约到郊外野游,遇到一家乡野小店吃了一嘴,嘿好吃,下次专门来。


来之前,我们计划多点几个菜,吃不完就打包。来之后,我们确实多点了几个菜,全部吃完。并且计划,下一次,一定要来把水煮鱼吃了。

新川远,但值得。


今日编辑 | 好久没跑这么远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哇咔咔

西府海棠开得好


@See you

天气太好啦


@杜师傅

后视镜里的春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