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应知应会
「7类人员22条问答」
- 导语:杏林职苑根据《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行风管理核心制度要点(2024年版)》(国卫医急发〔2024〕22号)等规定,及杏林职苑编制的《关键岗位轮岗制度》,特编写《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应知应会》,以一问一答形式介绍七类人员应知应会知识(22条问答),有助于制度理解与落实,可供各级公立医院内部培训参考。
目录
一、关键岗位人员
二、涉及关键岗位的部门负责人
三、一般工作人员
四、党办工作人员
五、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
六、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
七、全体工作人员
一、关键岗位人员
Q1:哪些岗位属于关键岗位?
A1:关键岗位包括涉及人、财、物等业务处置权或决定权的岗位,如药品/器械/物品采购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医保结算、基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与薪酬管理、纪检监察、审计等。
Q2: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周期是多久?可否延长?
A2:原则上每3年轮岗一次。若因特殊情况需调整轮岗年限,延长时间不超过3年,缩短时间需经院党委批准。
Q3:轮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A3:需接受不少于一周的新岗位职责培训,并与接任者完成工作交接,包括详细记录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及资料移交,由部门负责人监交。
Q4:若因身体原因无法轮岗,如何申请?
A4:需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至科室和人力资源部,经院领导班子审批后可调整轮岗时间或转非关键岗位。
本专栏《2025公立医院行风管理20项核心制度应知应会》系杏林职苑根据《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行风管理核心制度要点(2024年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政策法规规定,以及杏林职苑编写的《2025公立医院行风管理20项核心制度汇编》,结合医院管理实践,精心编制,可供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培训参考。欢迎将本专栏加入书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