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春末夏初的一个周五,临沂市区的建筑工地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周勇站在半成品的高楼顶层,仔细检查着施工图纸,不时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
作为工地的总工程师,他必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无误。
"周工,电话!"工地监理小李匆匆跑来,递给他一部手机,"说是您老家那边打来的,听着挺急的!"
周勇接过电话,听筒里传来老家邻居孙大爷急促的声音:"勇啊,快回来吧,你妈她……她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刚刚……没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周勇握着手机的手开始颤抖,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
"您说什么?我妈她……"周勇的声音哽咽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唉,老林走得太突然了,前天还在院子里浇花,昨天早上突然倒在地上,我们赶紧叫了救护车……医生说是脑溢血,抢救了一天多,还是没能留住她啊……"孙大爷的声音充满了悲痛。
周勇的脑海一片空白,手中的图纸滑落在地上,被风吹得翻飞起来。他的母亲林淑芬,今年才65岁,虽然常有些小毛病,但整体健康状况一直不错,怎么会突然就……
"我马上回去。"周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孙叔,麻烦您先帮忙照看一下。"
挂断电话后,周勇迅速向项目经理请了假,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就匆匆赶往车站。坐在开往老家的大巴上,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
母亲林淑芬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在周勇12岁那年,父亲因工伤去世,留下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为了供周勇上学,林淑芬一个人做了好几份工作——白天在镇上的食品厂工作,晚上还在村里的小卖部帮忙,周末则去集市上卖自己腌制的咸菜和酱菜。
"勇儿,妈只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本事的人。"这是林淑芬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支持下,周勇顺利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
大学毕业后,周勇在临沂市区找到了工作,娶了同事介绍的妻子赵敏,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雨。虽然工资不高,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多次邀请母亲搬到市区一起住,都被林淑芬婉拒了。
"我住惯了老房子,城里太吵闹了,不习惯。你们年轻人忙自己的事业,照顾好小雨就行,不用管我。"林淑芬总是这样说。
周勇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回老家看望母亲,给她带去一些生活用品和小礼物。林淑芬虽然嘴上说不要,但眼睛里的开心却藏不住。
现在,这个含辛茹苦养大他的母亲,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
五个小时的车程,对周勇来说宛如五年之久。当他终于赶到家乡的医院时,看到的是母亲已经被白布覆盖的身影。
"林阿姨走得很安详,没有受太多苦。"医生轻声安慰道,"我们尽力了。"
周勇轻轻掀开白布,看着母亲安详的面容,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他跪在病床前,握着母亲已经变凉的手,哭得像个孩子。
"妈,儿子来晚了……"
02
接下来的几天,周勇忙着料理母亲的后事。在这个小镇上,丧事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设灵堂、请道士做法事、宴请亲友……每一项都需要不少费用。
周勇的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宽裕。前段时间,他刚刚在市区付了新房的首付,还欠着银行不少贷款。妻子赵敏半年前被查出有乳腺肿瘤,虽然是良性的,但手术和后续治疗也花了不少钱。这次回来料理母亲的后事,他几乎掏空了所有积蓄。
"勇啊,阿姨生前有什么遗物吗?"在林淑芬下葬的当天晚上,孙大爷悄悄问道。
周勇摇摇头:"没来得及细看,等事情都办完了,我再好好整理一下。"
送走最后一批吊唁的亲友后,周勇独自一人回到母亲生前住的老屋。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砖瓦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内的家具也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唯一称得上新的大概就是那台21寸的彩电了。
周勇坐在母亲常坐的藤椅上,环顾着这个充满回忆的小屋,心中的悲痛无法言表。屋子里还残留着母亲的气息,墙上挂着他从小到大的照片,厨房的架子上摆放着他喜欢吃的泡菜,冰箱里还有他上次来时带的水果。
"妈,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周勇低声呢喃着,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擦干眼泪,周勇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林淑芬的东西不多,几件换季的衣服,一些日常用品,还有一个放在床底下的木箱子。这个木箱子周勇印象中好像是外婆留下来的,上面还有一把看起来很旧的铜锁。
尝试了几次无法打开锁后,周勇决定直接撬开它。在找来一把螺丝刀撬开箱子后,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放着几本存折和一些定期存单。
"这是……"周勇翻看着这些存折和存单,越看越震惊。
这些存折和存单的户主都是林淑芬,总金额加起来竟然接近200万元!其中一本存折的余额是68万多,另外还有几张定期存单,分别是50万、30万和40万。
周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确认了几遍这些数字。他的母亲林淑芬,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辈子节衣缩食,竟然存下了近200万元的存款!
"妈,您到底是怎么存下这么多钱的?"周勇喃喃自语,眼泪又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他开始回想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林淑芬一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衣服穿了又补,补了再穿;饭菜总是最简单的家常小菜;从不买贵重物品,连电视都是周勇强行给她换的。每次周勇要给她钱,她总是坚决推辞,说自己的退休金足够用了。
原来,母亲一直在默默地为他积攒钱啊!这笔巨款对于现在的周勇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可以用这些钱还清新房的贷款,支付妻子的医疗费用,还能给女儿攒下一笔教育基金。
想到这里,周勇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虽然母亲离开了,但她的爱仍然以这种方式护佑着他们一家人。
"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使用您留下的这笔钱,不会辜负您的心意。"周勇对着母亲的遗像郑重承诺道。
第二天一早,周勇带着母亲的存折、身份证和死亡证明来到了镇上的农业银行。这家银行是镇上唯一的一家金融机构,林淑芬的所有存款都存在这里。
03
农业银行的营业厅不大,只有四个服务窗口,此时已经排了不少人。周勇拿了号码牌,耐心地等待叫号。
"32号,请到2号窗口办理业务。"广播里传来电子女声的提示。
周勇走到2号窗口前,窗口里坐着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女柜员,戴着眼镜,表情严肃。
"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女柜员公式化地问道。
"您好,我是来办理我母亲的存款提取手续的。"周勇把母亲的存折、身份证和死亡证明推到窗口内,"我母亲前几天去世了,这是她的存款。"
女柜员接过材料,仔细查看了一番,又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随后抬头看向周勇,面无表情地说:"对不起,按照银行规定,非本人来银行取款需要提供法院确认的继承权证明文件,单凭死亡证明和您的关系证明是不够的。"
"什么?还需要法院确认?"周勇有些不解,"我是她唯一的儿子,这些都是她留给我的,为什么还需要法院确认?"
"这是银行的规定,为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和防止纠纷。"女柜员机械地回答,"您需要到法院申请确认继承权,有了法院的证明文件后再来办理。"
周勇有些着急:"那这个手续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要看法院的处理速度,一般来说,从申请到获得证明文件,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女柜员回答道。
"三到六个月?"周勇惊讶地提高了声音,"这也太久了吧!我现在急需用这笔钱,我妻子需要做手术,新房的贷款也需要还,难道就没有什么快速通道吗?"
女柜员摇摇头:"对不起,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办事。如果您有特殊困难,可以向法院说明情况,看能否加快处理。"
周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虑:"那么,请问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去法院申请?"
"您需要带上死者的身份证明、死亡证明、您与死者的关系证明,比如户口本或出生证明,然后到法院申请继承权公证。公证完成后,银行才能根据法院的裁定为您办理提款手续。"女柜员耐心解释道。
周勇点点头,收回母亲的存折和证件:"好的,我明白了,谢谢。"
正当周勇准备离开时,女柜员又补充道:"对了,办理继承权公证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律师费和公证费,具体金额要看遗产的多少,通常是按比例收取的。"
听到这里,周勇的心更沉了。不仅要等待三到六个月,还要支付高额的律师费和公证费。以200万元的遗产来计算,这些费用可能就要花去十几万。
走出银行,周勇站在门口,不知所措。他抬头看了看蓝天,仿佛能看到母亲慈祥的面容。
"妈,您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钱,现在却被银行的规定卡住了,儿子真是无能啊……"周勇自言自语道,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回到老家后,周勇坐在院子里,思考着对策。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李律师吗?我是周勇,有个法律问题想请教您。"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周工,好久不见,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李律师是周勇大学同学的朋友,之前在工程纠纷中帮过他一次。周勇简单叙述了母亲去世和银行存款的事情。
"按照法律规定,银行的做法是正确的。"李律师解释道,"为了防止继承纠纷和保护所有潜在继承人的权益,银行必须要求法院确认继承权。不过,如果条件符合,可以申请紧急处理。"
"什么条件?"周勇急切地问。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是唯一继承人,并且有紧急用钱的需求,比如医疗费用等,法院可能会加快处理速度。但即使是紧急处理,也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李律师回答。
"一个月……"周勇叹了口气,"我妻子的手术下周就要安排了,银行的贷款也已经逾期了几天,再不还就要罚滞纳金了。"
"要不这样,你先想办法借一部分急用的钱,同时我帮你加快办理继承手续。"李律师建议道,"对了,办理这些手续大概需要支付遗产总额的2%到3%作为各种费用,你做好准备。"
挂断电话后,周勇开始四处联系朋友借钱。最终,他只借到了十几万,勉强够支付妻子的手术费用,但房贷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04
接下来的几天,周勇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白天整理母亲的遗物,晚上联系亲友借钱。他的脸上布满了疲惫的神色,眼睛因为长时间缺乏休息而布满血丝。
这天晚上,周勇坐在老房子的电视机前,机械地换着频道。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则关于银行服务的新闻,一位法学教授正在接受采访:"金融机构在执行规定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人性化服务。特殊情况下,银行可以采取一些灵活措施,既保障存款安全,又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
这段话犹如一道闪电,击中了周勇的思想。他猛地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特殊情况下的灵活措施……"周勇喃喃自语,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
第二天一早,周勇打电话给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约他们在老家见面。中午时分,几个人聚在周勇家的院子里。
"老周,到底什么事这么神秘?"一个大胡子男人好奇地问道。这是段师傅,周勇工地上的老搭档。
周勇环顾四周,确保只有他们几个人,然后压低声音说:"我需要你们帮个忙,事成之后,每人五千块辛苦费。"
"什么忙?不会是违法的事情吧?"另一个瘦高个的男人——小张有些警惕地问道。
"当然不是违法的事。"周勇摇摇头,"我只是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银行认识到他们的规定有时候过于死板,需要有一些人性化的考虑。"
接着,周勇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听完后,几个朋友面面相觑。
"这……能行吗?"段师傅挠了挠头。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周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母亲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钱,现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却因为银行的规定不能使用,我不能就这么认命。"
几个朋友被周勇的决心打动,最终同意帮忙。他们分头行动,准备所需的工具和道具。
三天后的早上,镇上的农业银行刚刚开门营业,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银行保安走出门外查看,看到的场景让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