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是决定商品好坏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用的,只有在保质期内用才是安全的,过期了再继续用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
我们买回家的东西上面都会标注保质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保质期指的是“未开封”的保质期,开封之后就不能再按照这个保质期来用了。
因为有些物品打开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在没用完之前就提前变质了,尤其是以下这6样东西,别看“保质期”,如果保存不当,没过保也可能“坏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快扔掉!
01.醋
我们平时在超市买回家的醋都是有很长时间的保质期的,不仅如此其实还有一些酸度在4.5以上的醋可以不标保质期,这是因为密封下很难使微生物存活,保存的好可以一直保存,就像山西老陈醋年份越久越值钱。
但是醋虽然可以一直保存,但并不代表不会过期,开封之后的醋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会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不仅有变质的可能甚至还会滋生醋虫。
醋虫也叫醋鳗,如果醋中含有糖类或者是蛋白质开封之后受到温度影响就会有可能出现醋虫,虽然说醋虫是不影响食用的,但是看了之后也让人不敢再吃了。
所以醋虽然是没有保质期的,或者是保质期很长,但这都是保存得当,密封的前提,开封之后每次用完要盖上盖子并且最好短时间内吃完。
02.大部分的调味料
大部分的调味料都是密封的状态下,其实保质期还是很长的,但是开封之后就不一样了,因为保存错误会导致酱料调味料提前变质,调味料在没有开封状态下保质期为2-3年。
但是开封之后最好在冰箱中存放,并且要检查,如果出现了非常长的现象就不要再吃了,就比如蚝油,如果没有放在冰箱,温度会导致蚝油内部发霉,滋生黄曲霉素,发现了就赶紧扔掉。
就算放在了冰箱也要短时间内吃完。家里的调味料要定期检查,一些不常用的如果发现了表面有变质的迹象就不要再吃。
03.食用油
食用油通常保质期是很长的,18个月左右,但是不要以为一桶油可以在18个月内吃完就没事,开封之后的食用油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提前变质。
开封之后容易氧化滋生细菌,甚至温度高也会导致食用油出现异味,开封之后的食用油最好在三个月内吃完,
另外不要将食用油放在灶台附近,阳光可以直射的地方,家里人口不多最好买小桶的食用油。
04.桶装水
桶装水保质期一般是30-45天,但是千万不要一桶水喝一个月,仔细看上面的标签,保质期就是没有开封的,开封之后会容易滋生细菌,开封之后的桶装水最好在7天之内饮用完毕。
有数据显示,桶装水开封后的3天,细菌总数是在安全范围内的,过了三天之后细菌总数慢慢增长,直到第七天就已经超出了安全范围。
所以桶装水开封后前三天是可以直饮的,过了三天就要把水烧开再饮用,饮用时间不要超过7天。
05.大米
大米的保质期其实很长,我们买回家的大米通常能存放2-3年,一些真空包装的大米存放的时间就更长了,但是大米保存得当才会有很长的保质期,开封之后的米很容易生虫受潮。
生虫之后冷冻其实还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受潮发霉之后就不能再继续吃了,因为会产生对人体有害黄曲霉素,危害健康,发现有发霉畸迹象一定要扔掉。
06.防晒霜
去年的防晒霜今年还能再继续用吗?很多人都质疑,其实防晒霜没有开封保质期通常是三年,但是防晒霜和其他的化妆品不同,开封之后保质期会大大缩短,容易受到污染滋生细菌,特别是保存不当也会导致防晒霜变质。
去年的防晒霜今年还能再用吗,要看具体的状态,如果状态已经发生改变就不能再用,另外也建议大家用的不多就买小瓶的,避免造成浪费。
总结:
以上这6样东西其实保质期很长,甚至还有的保存的好密封好可以一直保存,但是开封之后就不一样了,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变质,发现了非正常现象一定不要再继续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