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的滋养。在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一座座“家门口的文化书院”正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阵地。理论宣讲、读书分享、国学课堂、百姓舞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这里蓬勃开展,让文化真正融入日常,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文化书院让经典“活”在百姓身边
“上一期刚学完《易经》,这不,我又报上了《论语》课程,老师讲得生动有趣,连我这样的‘门外汉’都听上瘾了!”学员李秋凤笑着说。退休后,她成了社区国学课堂的“常客”,看到社区要开设新一期传统文化典籍品读课,早早地就拉上伙伴一起报上了名。
为了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和兴社区打造了“国学传习”服务社,邀请公益讲师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设《论语》《黄帝内经》等课程,并组建了“履善读书会”“健心读论语”“黄帝内经读书沙龙”“品读国学经典”四支文化队伍。通过读书会、沙龙等形式,让经典不再高深莫测,而是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国学课程200余期,惠及居民6000余人,大力推动文化服务向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方面发展,真正让传统文化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书院让阅读“热”在街头巷尾
走进和兴社区的文化书院,书香扑面而来。三三两两的居民从书架上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书籍捧在手上认真读着,孩子们则围坐在绘本区,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带孩子来看书还能攒积分换礼品,既长知识又实惠!”读者王仕英从家走到社区文化书院只需要5分钟,她常常在周末带着外孙女一起来书屋读书,祖孙俩只要当次读书超过1小时,就能记上1积分,积分积攒多了就能兑换生活物品,大大方便了生活。
社区文化书院不仅是阅读空间,更是文化生活的“加油站”。除了通过“积分制”激励居民阅读,让书本“活”起来外,和兴社区还联动志愿服务队与公益团队等资源,开展暑期“萤火虫”课堂、大学生假期实践、亲子阅读、读书会、主题演讲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年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60余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大力提升文化书院服务效能,让小小的书院成了涵养文明、凝聚邻里的“精神粮仓”。
文化书院让生活“乐”在社区舞台
春日的午后,和兴社区的小广场上歌声飞扬,居民们围坐一圈,欣赏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以前闲着没事干,现在活动多到挑花眼!”64岁的周海满脸笑意。
兴隆街道充分利用文化书院阵地,免费开放活动室,定期组织健身操、戏曲演唱、手工课堂等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乐趣。同时,通过培育文艺骨干、组建社区文化队伍,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真正让文化“动”起来、“火”起来。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也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强烈。
从经典诵读到亲子阅读,从文艺展演到健身活动,兴隆街道的“文化书院”正以多样化的形式,激活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池春水”。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生活日常。未来,这座“没有围墙的书院”将继续深耕社区,让文化的种子在群众心中茁壮成长,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大众新闻记者 王明华 通讯员 赵文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